0017 这明怎,定体问 (3/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皇帝依然出榜,因僧、道“多有坏乱心术,不务祖风,混同世俗,伤败风化”,要求“各处禁约,违者依例罪之。”

    那僧人怎么才能不和世人接触,也不违背天子的诏命呢?

    答案就是,砧基道人。

    按照朝廷的规定,几乎寺院所有需要和外部交往的行为,必须由砧基道人代理。

    甚至就连寺庙上交田税这样官面的事情,也必须砧基道人代办。

    如果把大明天子理想中的寺院比作监狱,那么砧基道人就是那个牢头。

    是那个发现僧人违背禁约,就可以“捶辱之”、“索取钱钞”、“打死勿论”、“杀不赦”的那个人!

    而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下,僧人违背禁约的事情,简直太普遍了。

    明朝的皇帝一边纵容,一边加固绳索的结果就是,虽然如今佛门昌盛,有天子信奉、后宫支持、百官效仿,但是只要这些砧基道人发疯,就可以拿着绣春刀从大雄宝殿一路砍到藏经阁。

    哪怕砍的一路血流成河,都是合法的!

    所以明朝人写的小说中,观音菩萨从灵山出门找取经人,得先和山脚的道人登记。

    这不是明朝写手太疯狂,而是在明朝人的认知里,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只不过,韩千户并不是那种脑残罢了。

    寺院里的僧人想搞钱,身为监督的砧基道人也想搞钱,这不就劲儿往一处使了吗?

本章完

没钱当什么乱臣贼子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eiqiandangshimeluanchenzeizi/read/97/70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