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新手一根竿,老手摆地摊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林予安一边在溪谷中搜寻,一边对着镜头解道:“它通常生长在针叶林的林下层,长得比较缓慢,要找到一株形态完美的‘竿材’,需要一点耐心和运气。”

    终于,在一片被高大冷杉遮蔽的阴湿山坡上,他锁定了一株理想的目标。

    那是一株为了争夺有限的阳光,而向上生长得异常笔直的太平洋紫杉幼树。

    根部直径约三到四厘米,通体几乎没有侧枝,长度恰好在三米左右。

    林予安用手指轻弹紫杉暗红色的树干,能听到一种沉闷而坚实的回响。

    “它生长缓慢,所以木纤维极其致密,它的主干充满了惊人的韧性,这就是我要找的顶级竿材。”

    他用那把自制的油锯锯链手拉锯,从靠近根部的位置将其锯倒,然后扛回营地。

    他首将紫杉杆最外层的薄薄树皮小心地削去,露出下方红褐色的坚韧木质部。

    将去皮后的紫杉杆置于火焰上方,缓慢而均匀地旋转烘烤,对其进行初步的校直和应力消除,确保竿身笔直如线。

    待杆身完全冷却定型后,林予安才开始进行最关键的塑形工作。

    他取出一块之前在河边找到的粗糙的砂岩,从鱼竿的根部开始,向顶梢方向,一点点地进行打磨。

    他打磨得非常专注,砂岩在坚硬的紫杉木杆上发出“沙沙”的细微声响,木屑纷纷落下。

    不仅是为了让竿身光滑,更是为了在打磨的过程中,微调竿身的锥度,使其从握把处的粗壮,到顶梢的纤细,形成一个流畅自然的过渡。

    他一边打磨,一边对着镜头解释:“一根好鱼竿的灵魂,就在于它完美的锥度。”

    “这能让受力从竿梢到握把均匀地传导和分散力量,将竿身的韧性发挥到极致。”

    当竿身被精细打磨到他满意的形态后,他才开始进行最后的性能强化步骤。

    将已经成型的光滑竿身置于火焰上方,缓慢旋转,进行均匀的二次加热。

    “现在,竿身的形态已经固定,再进行一次火烤,这次的目的不是塑形。”

    “而是要打开木材表面的微孔,为接下来的油脂处理做准备,让油脂能更深层地渗透进去。”

    当紫杉杆身被烤得微微发烫,颜色变得更加深沉时,他从陶碗蘸取了一些之前炼制好的松脂油,涂抹在整根温热的竿身之上。

    “松脂油正在被饥渴的木材吸收进去。”

    “油脂能深入木材纤维内部,极大地增强其韧性和防水性。”

    这个火烤涂油的过程,他反复进行了三次,直到整根紫杉杆都呈现出一种油润深沉的红褐色,仿佛一根放大的魔法杖。

    接下来是竿梢的系线结构处理,这是手竿最关键的部位之一。

    “没有渔轮和导线环,所有的力量都将通过这个小小的竿梢传递到鱼线。”

    他用多功能刀的刀尖,在距离竿梢顶端约一厘米处,旋转着刻出了一道环形的浅凹槽。

    “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制作一个永久性的‘竿梢结’。”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eilijiandalie0conghuangyedujukaishi/read/97/40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