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不可解的难题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那我马上将木匣带回祭洞。究竟如何做,全凭神使示下。”

    大巫祝这番话,真假参半。

    乌启确有其人,是宜都部从长沙武陵迁到荆州宜都之后的首任大巫祝,与圣蛮拔丹齐名,被蛮民们称为‘智蛮’。他曾用三道‘不可解的难题’平息神使并立之祸,也是实事。但并没有什么令历代掌祭巫祝,世代相传,来验神使真伪的事,这纯粹是大巫祝以伪混真,挟史自重。

    当年诛杀假神使、平定内乱之后,宜都部元气大伤,一方面,三大族长在乌启的有意推助之下,瓜分权柄,形成微妙制衡,任何自称神使者,都会成为三家公敌;另一方面,乌启也宣称神使暂时不会临世,同时立下酷刑严规,又是统一信条,又是灌输神意,再加上假神使之乱的血色记忆,与盘王信仰的逐渐加深固化,渐渐也就没人敢冒充神使了。

    所以乌启根本不会让继任的大巫祝们拿着那三题去验证一个个神使的真假,因为他要的本就不是“验神之法”的绝对,而是“无神可验”的稳定。在他的一番操作下,别说假神使没有,即便真神使出现,但在三族长和巫祝的共同矛头之下,也不敢冒头。

    谁敢说自己是神使,谁就站在宜都部最强的四股权力之外,久而久之,便再没有敢说自己是神使的人了。而那三道能验神使真伪的‘不可解的难题’,也就随着‘历史使命’的完成,在包括乌启在内的四股权力之有意隐藏之下,泯没在时间长河中了。

    故而数百年来,蛮部虽然流传着乌启智破假神使、解开内斗的故事,但却没人听说过什么‘不可解的难题’,不过大巫祝说完,怀疑的人倒不多,因为大巫祝掌祭又掌史,所以此秘事由他讲出来,也顺理成章。(中原王朝上古之时,也是巫史相通的,所以即便至汉时巫史已分,但司马迁仍说‘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此上古巫风所遗。)更何况大巫祝把实物都带来了。

    这实物是大巫祝从祭洞藏品中翻出来的,题目他事先看过,确定没人能答得出来,所以才拿来难王扬。嘴上说全凭王扬示下,但若王扬拒绝,岂非心虚之明证?

    几个族长都看出此关节,大多数蛮民则不疑有他,反而期待见识到智蛮乌启的难题与神使展现超凡智慧;少数心中对王扬神使身份存有疑虑,却被大势裹挟而不敢表露的人,则希望借此机会,看看王扬究竟是不是神使。

    至于宝月则暗思一会儿变起,该如何彻底诛除大巫祝一脉。

    王扬本来就预备好了后手,防着大巫祝生事。虽然没想到他弄了这么一出,不过也没关系,不妨先看看题目如何,答出有答出来的妙处,答不出自有答不出的手段。

    王扬是“艺高人胆大”,依旧负手而立,微笑道:

    “巫祝思虑周全,用心良苦。我怎么会拒绝呢?把题目呈上来吧,我解完再传道。”

    大巫祝神色稍变。

    他本以为王扬会找各种借口推诿,就是当众翻脸也不是不可能,但却没料到王扬竟答应得如此痛快!这再次打断了他预想中的节奏。

    不过他应变也很快,立即要求三大族长、三个巫祝上台,检验乌启遗物并准备难题所需物件,又点了六个有威望的头人长老一起公证,要防止王扬解不出题后找借口耍赖。

    王扬则一概应准。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两人抬上一个木桌,桌上放着一个青铜圆盘与一个同样质地的铜杯。盘中清水微漾,铜杯则摆一旁,长老根据木匣中的古简,肃声宣布,第一题叫作——“不注而盈”。

    题目要求答题者在不倾斜、移动铜盘、不借助外物舀水、吸水的情况下,将盘中清水转入杯中。台上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这个要求也太过强人所难了吧!不能倒,也不能舀,那水怎么可能自己过到杯中?果然是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冒姓琅琊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aoxinglangya/read/97/3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