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回苏州 (2/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也听听那个数字化传播项目的具体情况,说不定能和锦儿的深造项目联动起来。”

    展厅里,游客们依旧络绎不绝,缂丝竹编收纳篮、晕色绣围巾、苏绣榫卯台灯等文创产品前围满了人,工作人员忙碌地接待着游客,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体验区学做竹编小挂件,孩子学得格外认真,小手紧紧握着竹丝,在周师傅的指导下,慢慢编出一个小小的蝴蝶,虽然针脚还有些稚嫩,却格外可爱。

    苏木和徐佳莹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

    他们知道,只要坚守初心,携手同行,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有年轻人的传承,他们的“苏州记忆”一定会越来越好。

    传统工艺的传承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江南的文化记忆一定会永远流传下去,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动人的光彩。

    ……

    翌日。

    阳光透过“苏州记忆”工作室庭院里的玉兰树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展厅内,游客们低声交谈着,指尖轻轻拂过展架上的文创产品,缂丝的细腻、竹编的温润、苏绣的灵动,在暖黄的灯光下愈发动人。

    徐佳莹正站在“古艺新生”系列展区,向几位来自上海的建筑师介绍晕色绣围巾的工艺细节,语气轻柔却条理清晰。

    “这条围巾采用的是失传的‘晕色绣’针法,色彩从浅蓝过渡到浅紫,没有借助任何染料混合,全靠绣娘对丝线色彩的精准把控和针法的巧妙运用,每一条都需要三位熟练绣娘花费三天时间才能完成。”

    她抬手轻轻抚过围巾的边缘,指尖划过细腻的丝线,“纹样灵感源自苏州园林的窗格,简化后更贴合现代审美,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适合日常佩戴。”

    几位建筑师听得认真,不时点头称赞。

    其中一位中年男士尤为专注,他身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气质温文尔雅,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眼神深邃而温和,正仔细观察着围巾上的纹样,手指无意识地在掌心轻轻摩挲,像是在感受纹样的韵律。

    “徐小姐对传统工艺的理解非常深刻,将园林元素与刺绣工艺结合,既巧妙又富有美感。”中年男士开口说道,声音低沉悦耳。

本章完

貌美阿姨的男护理,爽翻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maomeiayidenanhuli0shuangfanliao/read/97/91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