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三大战役 (4/11)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仍在塔山地区苦战6天6夜,未能前进一步。现在,锦州解放,葫芦岛的国军将面临百万大军的东野主力,士气低落,进退二难。

    锦州失守,南京统帅部认为西进的廖耀湘兵团徘徊不进,没有直接向锦州方向的东野防线发起猛攻,严重贻误战机。

    廖耀湘的“西进兵团”第9兵团10万精锐国军一直在东野后勤转运重地彰武、新立屯地区踟蹰不前,廖设想等待“东进兵团”突破塔山防线后,才敢放心大胆地向锦州推进。

    现在,锦州失守,东北只剩下长春沈阳二大国军据点,百万大军的东野士气大振,势不可挡,游走在沈阳与锦州之间的廖耀湘很迷茫,他的所有设想都成泡影,只能寻求全身以退,尝试从海港营口逃出东北。

    长春方向,东野自1948年6月起就开始了长期围困,长春守敌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尽管多次突围,均被东野围困部队粉碎。

    锦州失守后,在东野强大的政治攻势下,位于长春的国军第60军于10月17日起义投诚,国军新7军于19日投诚,镇守长春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成为“光杆司令”,无奈放下武器宣布投降,长春和平解放。

    锦州失守后,东北“剿总”总司令卫曾主张廖耀湘第9兵团退守沈阳,或是转向营口。然而,蒋判断东野攻锦作战伤亡很大,需经较长时间休整补充才能再战,遂令“西进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与葫芦岛“东进兵团”再度配合务求夺回锦州,重新打通山海关陆上通道,尔后掩护沈阳守军经铁路撤入关内。

    蒋也另派国军部队从沈阳城南下,抢占营口,以备“西进兵团”廖部前进受阻时能改经营口会同沈阳守军从海上撤退。

    山海关陆上退路已堵死,廖部和沈阳卫的国军只能从营口海上撤退。

    蒋委任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指挥可能的撤退行动。

    10月20日,东北野战军决定发起辽西会战,攻锦部队北上剑指国军“西进兵团”。

    21日,得到加强的“西进兵团”向南发起攻击,23日到达黑山、大虎山地区,进攻势头被东野军拦了下来。

    为尽快打通撤退的营口通道,24日,廖耀湘指挥5个师兵力,在200多门重炮和数十架飞机支援下猛攻我黑山、大虎山阵地。东野第10纵队等部在黑山进行顽强阻击、浴血奋战,始终固守阵地,为东野主力从锦州赶赴黑山、大虎山争得了宝贵时间。

    久攻黑山和大虎山不下的廖耀湘部,9个师被合围于黑山以东沿公路两侧地区,另3个师被合围于大虎山以东地区。

    26日,东野各部队对准备逃亡营口海边的“西进兵团”展开向心突击,由于廖耀湘在胡家窝棚的总指挥所在被东野3纵7师21团3营一部突袭激战,军用电话线也被剪断,各部失去电话联系,顿时人马惊慌失措、弃甲曳兵、溃不成军,焦急的廖只好电报明电命令麾下各部队又向沈阳方向撤退。

    被围的第9兵团更加混乱无序,双方激战至28日拂晓,东野全歼廖部及5个军部、12个师(旅)等共10万余人,俘廖耀湘。歼灭东北国军最能打的‘西进兵团’廖耀湘第9兵团,沈阳失陷已成定局,也标志着辽沈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坐镇沈阳的卫在“西进兵团”廖部被歼后,感到大势已去,遂将据守沈阳城外围据点的部队调进城内加强城防,本人于10月30日匆忙乘飞机逃走。第8兵团司令官周福成统一指挥残部约14万人驻守沈阳,妄图做垂死挣扎,并伺机经营口从海上撤退。

    东北野战军遂调整部署,31日对沈阳实现四面合围,并以3个纵队和1个独立师直插营口。

    11月1日凌晨,东北野战军对沈阳国民党军发起总攻,守军除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脚之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uojiaozhidi/read/97/3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