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华侨城 (5/10)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海外滩总部,还剩下十三将。

    以邓禹为首的十三将又称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又有具体分工:景丹\/马武\/杜茂\/王梁\/任光五人专门在海内外出差跑业务;陈俊\/刘隆留在总部负责会计财政;王霸万侑负责与国内各级政府打交道。

    剩下的邓禹\/盖延\/朱祐\/岑彭四人留在总部出谋划策。

    刘秀准备和一文字从上海飞往美国加州去筹资1.2亿美元,邓禹必须留在外滩总部运筹帷幄。

    邓禹提醒老板刘秀:“十一家工厂公司,外加四座华侨城特区,总投资1.2亿美元和8千万大洋,现在中国首富的总资产也不到1亿美元,你刚回国,就这么大规模的创业投资,整体计划应该让牛角镇的铁匠老爷子先知道,老爷子在国内工商界久经沙场,深谙其中门道,利用牛角镇淬火兵工厂和钢铁厂搬迁之际,就请老爷子来上海外滩坐镇运筹帷幄。”

    一文字也劝表哥刘秀:“姑丈在巴东三十多年来,每次遇到重大棘手危机,都能分析透彻料事如神,表哥刘邦刘裕和表姐刘芈月刘武曌刘木兰个个都雄才大略独当一面,但目前他们都只听从姑丈的调度安排,也应该把姑丈请到上海运筹帷幄。”

    刘秀也知道父亲的本领和威望,但他忌惮父亲的掣肘,他在美国生活了18年,思想前卫,父亲从未出国,担忧会与父亲的经营理念发生矛盾。

    刘秀道出自己的苦衷:“父亲精明强悍,我又温和听话,邀请父亲来上海坐镇运筹帷幄,大家听从谁的安排呢?”

    老爷子和老板二人都具有帝王级别的统领才华,为人处事都完美无缺,邓禹和一文字也感觉一山不容二虎,天上不能同时出现两个太阳。

    突然,即将第一次出国的一文字向表哥刘秀建议:“姑丈一生没出过国,干脆我们这次去美国筹资也带上姑丈,让姑丈去见识美国的工商业运作和制度特色,随便去加州文森特庄园亲眼看看五个混血孙子孙女。”

    珍妮把五个混血儿女都留在文森特庄园里抚养。

    刘秀赞同:“好主意!”

    1946年2月1日,刚回牛角镇的铁匠就收到上海刘秀搬迁牛角镇钢铁厂和兵工厂的电报。

    铁匠与一袋米刘木兰商议都认为:钢铁厂和兵工厂严重污染牛角镇的青山绿水,而且原材料和成品运输不方便,搬迁至宝山和舟山岛是正确的。

    铁匠回电答应:立刻搬迁,但二座工厂拆迁需要近一个月;3月1日,工人与设备同时装上民生公司的货船,一起运送至宝山和舟山岛,父将亲自押运。

    1946年3月初,铁匠来到上海外滩CH中国公司总部,刘秀与一文字准备去美国筹资。

    CH中国公司总部高层聚集,等待老爷子的对公司前景总计划的评价。

    铁匠阅读看完CH中国公司的‘工业灵魂’和‘华侨城特区’二份计划书后,他首先肯定了‘华侨城特区’。

    “华侨城特区这个计划很好,无可争议,你们照办。”

    铁匠对‘工业灵魂’方案不满,他当众批评刘秀:“赶英超美,百年企业,好大喜功,乘风波浪,急于求成,脱离实际,浮夸冒进,口惠而实不至,三分初心,七分吹牛,什么灵不灵魂的!简直是口号过了头,变成洗脑诈骗!尤其是在上海新建汽车厂和在香港开办投资公司,国内老百姓还在吃观音土,中国什么时候能达到每家每户拥有一辆自行车?你年产汽车60万辆卖给谁?漂洋过海卖到美国?四座华侨城就一屁股债,你还开什么投资公司,想搞金融诈骗……”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脚之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uojiaozhidi/read/97/3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