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华侨城 (1/10)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德国柏林街头的妇孺老少们在日夜清除瓦砾碎片,每人每天的报酬仅为五个土豆,她们没有移民,没有责怪纳粹,没有去抗议国家分裂成东西两部分,活着和重建家园才是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和日本成为战败国,成为残垣断壁废墟最严重的国家。

    但德国的虎式坦克和日本的零式飞机给美国和苏联二大巨头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无可争议,领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德日两国之所以能横扫欧洲和东南亚,最重要是因为它们工业发达和民族精神。

    苏联红军从德国被炸的厂房中运走大量的机器设备,斯大林认为精密机床才是德国工业发达的灵魂。

    美国移民局从德国失业人群里带走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员,五角大楼认为空气动力学工程师才是火箭导弹歼灭机等武器的关键。

    法国从德国博物馆运走大量的油画和雕塑,卢浮宫认为这些艺术品应该物归原主。

    亚洲革命者从德国汉堡市上运走《资本论》第一版德文原稿,他们在研究人类社会的遥远未来。

    犹太人也走光了。青壮年要么死在战场,要么留在战俘营。

    留下的德国公民们认为:精密机床\/科学家\/工程师\/黄金\/艺术收藏品\/《资本论》书籍都可以运走,但西门子\/克虏伯\/奔驰\/宝马\/蔡司等品牌企业的总部和商标必须留在德国本土,这才是德国工业的灵魂。

    前往西德卡尔蔡司公司担任光学镜头工程师的刘芈月,在瓦砾废墟上发现:德国的希望还在。

    1946年元旦回上海后的刘秀在想:通用电气代表着美国工业,西门子代表着德国工业,三菱代表着日本工业,哪家知名企业代表着苏联工业?哪家知名企业代表着中国工业?

    当今世界上所谓的强国,必是工业制造强国,都必须拥有屹立百年不倒的著名企业。

    谋而后动,在上海浦东三林堂,拥有千万美元资产的刘秀在深谋远虑,虽然此时中国的劳动力极其便宜,他突然却不想在上海浦东三林堂复建面粉厂\/纺纱厂\/玻璃厂这三座劳动力密集型工厂。

    “工人太多,爱抱团罢工涨薪。劳动力型密集企业的人力成本较高,管理麻烦,纯利润又低!”二战结束后,岳父乔伊文森特向女婿刘秀抱怨,军方订单暴减,钢铁厂的集体罢工加薪诉求却越来越频繁,文森特钢铁厂想转型进军半导体制造业。

    在美国加州经营造船厂时,刘秀就以爱迪生创办的通用电气公司为标杆,而不是岳父的文森特钢铁集团。

    纵观全局长远规划的刘秀望着办公室墙壁上张贴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商标和自己公司的CH商标发愣:中国想跻身世界强国,起码也要有一家在工业制造领域屹立百年不倒的著名企业,东方大国应该拥有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公司。

    遵循中国人最需要什么产品,CH公司就生产什么。

    有四座新工厂已经在刘秀的回国创业计划里板上钉钉:1.造船厂是CH公司的起家老本行,在上海吴淞口的崇明岛新建一座中型造船厂,生产制救生艇\/近海渔船\/驳船\/江河货轮等小型船舶;2.第二家新厂就是在上海宝山新建一座小型钢铁厂,他的父亲刘悟透和岳父乔伊文森特都非常精通金属冶炼,将牛角镇污染哭河的刘家钢铁厂搬迁至宝山合并;3.第三家新厂就是在渐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新建一座小型的石油精炼厂,以前中国的石油产品都是从遥远的欧美进口,现在中东发现大量的优质石油,原油成本和运费大幅度降低,有利可图;4.第四家新厂就在上海浦东新建一家民用汽车厂,每家每户买不起飞机,但在不久,汽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脚之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uojiaozhidi/read/97/3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