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淬火重庆分公司开始收拾家当准备搬上民生公司的货船前往上海时,手捧一本书的八路军将领一碗饭找上门。
在重庆参与国共谈判的一碗饭接到上级领导们的一个特殊任务:说服姑丈刘悟透加入延安阵营。
在拆迁的淬火分公司办公室,刘悟透一文字刘穆之三人接待了八路军将领一碗饭。
一文字的父亲和一碗饭的父亲是亲生兄弟,也都是一袋米的二位亲生哥哥,刘裕与一碗饭是嫡亲老表关系。
都是至亲,手捧《资本论》的一碗饭诚恳邀请姑丈加入延安阵营的党派,担任巴东县县委书记。
社会阅历丰富的铁匠也不转弯抹角,直接拒绝:“我在牛角镇图书馆阅读过《资本论》,一直都猜测分析断定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名脱离实际不愿出门找工作谋生的落魄失业者,书中理论漏洞百出,集体化主张过了头,忽略了人性的本质,滥用什么主义阶级剩余价值剥削财产出身来定义一个人的善恶,比如:我和你姑姑二人开一个早餐店,起早贪黑卖馒头油条豆浆,忙不过来,就聘请你一碗饭来做员工,店里就我们三人,你说这个早餐店里谁在剥削谁?”
手捧《资本论》的一碗饭顿时哑口无言,旁听的一文字和刘穆之则低头忍笑。
铁匠又劝一碗饭:“资本并不可怕,反而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好帮手,美国刘秀的造船厂,上海的石油化工基地,北平城的协和医院,抗战时陈嘉庚捐献的飞机,牛角镇的水利发电厂,这些全都靠一本书籍来完成实现的吗?我如果不是巴东首富,不是一家兵工厂的老板,不是倾家荡产免费***支弹药和手雷,哭河保卫战能打赢吗?你说我愿意抛弃家业去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吗?你认为一名苦心经营多家工厂的老板会相信一位落魄失业者的理论吗?”
一碗饭低头回答:“不会!”
一碗饭此时已经确定姑丈与延安的信仰追求严重相悖,说服失败的他准备靠别。
作为长辈,作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过来人,铁匠还是安慰临走的内侄:“人各有志,信仰追求和生存环境各有不同,都不是错,才构成这个大千世界的缤纷多彩,但凡事如果过了头,必将酿成悲剧,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为人处事注意要把握分寸拿捏和头脑清晰,切不可激情过度,跟风起哄。”
一碗饭点头答应:“是,姑丈,我会铭记在心。”
一碗饭离开北碚区,
在重庆谈判期间,国共双方在东北已经打起来了,四平激战后,处于弱势的延安阵营退守松花江以北,强势的国军追至松花江南岸,准备过江一网打尽。
重庆双方边谈边打的局面很尴尬,国内外舆论指责蒋委员长的诚心不够,和平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诚心不够。
迫于压力,蒋委员长下令东北停战,严禁国军过江追击。雷厉风行的白和部分将领大为不满,在统帅部,白直言不讳劝谏蒋:“时不可失,现在犹豫不决,不趁机过江一网打尽,就会后悔终生!不要管什么舆论和社会人士的指责,杀伐果断,兵贵神速!”
白拿出地图和已经拟定好的过江计划:趁对方阵脚慌乱人心惶惶,把国军第一猛将刘裕火速调往东北松花江南岸,率军充当前锋迅速过江,猛攻对方核心主力,杜孙陈廖四大悍将部队跟进过江从四个方向围追堵截缩拢包围圈,一网打尽。
统帅部几位高层军事将领们都赞同白的方案,战机稍纵即逝。
但此时,美国和苏联强烈要求国共双方立刻停战,并严重警告蒋委员长,后果自负。
迫于二大巨头的压力,蒋否定白的东北松花江过江一网打尽方案,实行搁置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