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人各有志 (3/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刘木兰也是铁匠刘悟透在牛角镇唯一的血缘至亲。

    妻子一袋米伸出右手握紧丈夫的左手,用温暖安慰自己的丈夫,她也深有体会,这么多年来,都是铁匠忙里忙外操劳奔波,兢兢业业,婚姻中从未有过一丝绯闻,从未抽烟赌博闲逛。

    饭桌的岳母一布衣也是二三十年来亲眼见证女婿从一间小铁匠铺发展壮大成一家实业公司,女婿也非常照顾帮助妻子一袋米的娘家镜族人,有求必应。

    90岁的一布衣劝外孙女刘木兰:“你爸也不是想要把你栓在牛角镇,只是年纪大了,希望有一个亲生骨肉留在身边照顾,如果父女俩一起努力经营,举家搬迁到上海浦东的愿望也会更快实现!”

    外婆开口后,整天吵闹要出国留学的刘木兰也平静下来。

    刚才大吼父亲的刘木兰向铁匠道歉:“爸!我错了!”

    父女俩和好,家庭纠结解决后,铁匠立刻步入经营正题:“我打算跳过汉口,以后也不再在汉口开办什么工厂公司,准备直接落脚上海浦东,靠近太平洋,容易远洋跨国,与刘邦刘秀们联系也方便;现在刘木兰主内,妈妈相辅,以牛角镇的工厂公司为大本营,保护根基和保持活力;我主外,利用刘裕的政府声望,去重庆南京上海跑审核批文;国内前期准备完成后,再借助刘邦刘秀的海外资源,正式在浦东动工兴建大型造船厂大型炼油厂大型飞机制造厂三座工业基地;等三座大型工厂正式开工生产后,再一次性将一文字负责的淬火重庆分公司和牛角镇刘家所有的产业全部搬迁至上海,继承股权的刘木兰出任懂事长,高薪聘用一文字出任总经理,淬火公司正式交给第二代经营。”

    饭桌上一袋米一布衣都同意铁匠的安排,但刘木兰认为大型飞机制造厂这一个项目难度太大,飞机是技术集合型工业产品,需要大量的设计师和最先进的发动机。

    铁匠又说:“我过二天要先去重庆跑批文,我估计就在今年之内,国民党政府机构会从陪都重庆搬回南京,所以也会跟随跑南京,最后在上海浦东三林堂老厂旧址规划土地,可能一年半载回不来,一路用无线电报与刘木兰保持通讯联系。这次跑批文也要依靠刘裕的政府声望!”

    90岁的一布衣突然插话:“刘木兰也有23岁,该结婚生孩子了,早点生个娃娃给我和一袋米抱抱玩玩,刘府大院里也有个热闹。鉴于刘木兰暂时要在牛角镇经营工厂公司,不能走远,只能招上门女婿。”

    岳母的头脑清晰让铁匠倍感震惊,他当场同意招上门女婿,也劝小女:“哥哥姐姐们都已在海内外成家立业,就剩你还没有结婚,我和你娘都快60岁了,还没有亲手抱过一个嫡系第三代子孙,你结婚生娃越快越好!”

    母亲一袋米也劝小女:“巴东30万人口,估计也有你看得中的男青年,不妨试试看,该相亲了!”

    刘木兰点头答应。

    1945年9月1日,铁匠抵达重庆,住在北碚区淬火重庆分公司里,与刘裕一文字刘穆之们碰面后,集体西装革履去拜访民生公司的老板卢先生。

    30年代初,湖北籍实业家刘悟透想在上海浦东兴建大型炼油厂和大型飞机制造厂,被整个长江流域的商贾们都嘲笑一番,唯独民生公司的卢先生没有嘲笑,经营物流航运的卢先生当年就听闻刘悟透的大名。

    40年代初,哭河保卫战的卓越军事指挥让刘悟透闻名全中国,更让重庆的卢先生佩服。

    今天,在北碚区民生公司老板办公室里,卢先生面对面亲自接待了久闻大名的铁匠,陪同卢老板接客的还有民生公司的几名高管。

    卢先生现年52岁,比铁匠小几岁,身高约170厘米左右,纤瘦儒雅,脖子干瘪,身穿长袍,彬彬有礼,像一位秀才。从小打铁出身的刘悟透身高183厘米,肌肉发达,骨骼粗壮,手掌巨大,面部棱角分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落脚之地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uojiaozhidi/read/97/3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