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辽东准备 (1/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老爷,兵部急报。”

    芦布走到魏广德书案前,恭敬的送上一份公文。

    魏广德抬头看了他一眼,随即放下手中奏疏,伸手拿起翻看。

    片刻后,魏广德脸上就浮现出一丝笑容。

    这份公文是兵部接到淮安府文书转交过来的,自然是说俞大猷率领的南洋水师已经搭载着五十万石漕粮出海,月余后将抵达天津。

    上报行程,一是让朝廷知道此事,二就是让朝廷及时向蓟镇和天津发文,让他们不要紧张及做好接应准备。

    毕竟,此次要在天津卸下二十万石漕粮,不管是走陆路还是河运,都能比较方便的运到京师或者通州。

    届时,南洋水师战船和漕船会带着三十万石粮草及蓟镇万人兵马前往盖州,加入辽东战区。

    魏广德当即在这份公文上批“可”,随即并未放在书案上,而是递给芦布,说道:“你跑一趟,送到司礼监,请尽快送呈陛下御览。”

    虽然从淮安府到天津的海运,快则一月有余,慢则两月时间,算上文书传递所消耗时日,看似中间还有至少一个月,时间很是充足。

    可是别忘记,蓟镇军马并未到达天津,从三屯营到天津,至少十天半个月行程。

    十天,是指明军按照日行四十里的标准行军,大约需要十日功夫才能抵达,可是若路上有突发事件耽搁,就不好说了。

    从兵部下发行文,到蓟镇军做好整装出发的准备,这又是几日时间。

    军队抵达天津,还需要整休数日,又是耽误一番功夫。

    说起来,剩余的时间还真不是很多。

    当然,若是风向不好,船队在海上走两个月,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过,魏广德宁可让戚继光带着兵马在天津等待登船,也绝对不会让他们急匆匆赶到天津就直接上船出海。

    这年头坐船,居住的条件可不好。

    那是运兵,自然比较紧凑。

    北方人大多不熟悉水性,坐船到了海上,还不知道多少人要晕船。

    其实,从天津东渡盖州,魏广德也是下了一番决心的。

    最后算了不过几天时间,这才安心让蓟镇军马走海路过去。

    他可不想因为运输方式的原因,导致蓟镇军到达辽东后,需要许多时间休整,那就太糟糕了。

    芦布拿着文书转身就出了值房,魏广德考虑了片刻,打算晚些时候和首辅张居正说说,到时他去天津,见见俞大猷,顺便把辽东的消息和朝廷的打算告诉戚继光,也让俞大猷参详一二。

    毕竟,魏广德一向把马芳、俞大猷视为军事上重要的参谋。

    两人都是骁勇善战之人,虽都没去过辽东,但打仗其实是相通的。

    至于环境造成的差异,那就是戚继光的临变能力了,教不来的。

    而且,戚继光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半生打过的仗也是不少。

    此战重点,其实还是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ongwanshengshi/read/97/15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