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3廷议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去草原腹地,尽可能接近俺答汗的大营,通过草原上的牧民和俺答汗取得联系。

    鲍崇德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我认可了他的意见,让他这么做了。

    你去问当面那些鞑子,他们这会儿想的可不是谈什么,而是只想杀人掠货。

    鲍崇德他们要是真从大同北上,那可能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可这都多少天了,要不要再派出一拨人去看看?”

    听到“凶多吉少”这四个字,方逢时不免就多想了一层,认为或许就是这样。

    鲍崇德一行人生死未卜,但他们不能一直这样坐等时间白白溜走,感觉好像还是该做点什么才是。

    “你有合适人选吗?”

    王崇古只是略微皱眉就认可了方逢时的观点,他们耽搁不起时间,还是的尽快和俺答汗取得联系才行。

    不管他答不答应讲和,至少知道对方的态度,他们也好今早回复京城。

    方逢时对此却是摇摇头,他其实比起王崇古来,也不过先到大同半年时间,加之身边又多是行政方面的人才,若是计算赋税、清点田亩人口自是不在话下,即便是刑名也是颇为熟悉,可要让他们这些人跑到大草原去找俺答汗,怕是自己先吓死了。

    至于自己的标营,本就规模偏小,不过数百人,平时装装样子还行,可要说胆大心细的人才,还真没发现一个。

    所以,这个时候方逢时还是看向王崇古,希望他能够有得力人手,派出去执行这趟差事儿。

    “容我好好想想。”

    王崇古无奈,只好答道。

    如此又是两天时间,这两天里,送往乾清宫的奏疏如雪片般飞来,内阁的态度经过这么多天的时间早已经不是秘密。

    一些原本还持观望态度的官员,这个时候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纷纷书写奏疏表达自己的态度。

    有支持大同和议的,也有反对和议之人。

    奏疏里虽然不敢对内阁阁臣进行攻讦,却都齐刷刷把矛头指向了此事件的始作俑者王崇古和方逢时,斥责其汉奸误国。

    之前一直保持沉默的隆庆皇帝看到这么多奏疏,似乎也是有点慌神。

    这次上奏的官员,可比之前任何事的都要多,不止是科道言官火力全开,朝廷各个衙门的官员这个时候都纷纷选择了站队表态。

    除此以外,平时极少插手国事的勋贵们也是下场,纷纷上奏。

    这些奏疏也是明显分成两派,分别以英国公张溶和定国公徐文璧为首,各自斥责对方误国。

    隆庆皇帝本意其实也是被高拱、魏广德等人说服的,朝廷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钱财。

    继续和蒙古人对峙,朝廷就每每需要投入大笔银钱投入边镇,而现实情况是朝廷已经有支撑不起这么大笔的军费支出。

    如果能够以把汉那吉降明为契机,和俺答汗言归于好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儿,可以挽救每况愈下的大明财政。

    不过隆庆皇帝的顾虑,在这些反对奏疏中也得到印证,和他持同样想法的官员也是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ongwanshengshi/read/97/15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