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一起寄情山水,闲话家常,不似平日宴会里的刻板和严苛。
而君王赐臣子游宴的初衷也是为了让辛苦操劳的大臣们好好地放松一下,张弛有度。
这次隆庆皇帝打算暂免的庆成宴,是属于大宴的一种,每年朝廷都是要举行,而且规格也是最高的。
在明代,每年正旦、冬至等四个重要节日都要举行仪式,仪式结束后皇帝回宫,文武群臣要行庆成礼,皇帝要赐庆成宴。
既然是明廷最为隆重的筵宴,那规矩也是很多的。
按照明代礼部上庆成宴仪注载,“祭天礼毕,皇帝回皇极殿升座,教坊司设乐殿外,众官行礼后,教坊司奏乐。
一奏《上万寿》之曲。皇帝饮酒,众官就位,作《平定天下》之舞。皇帝谕:官人们斟酒。
二奏《仰天休》之曲。内官斟酒捧至御案,皇帝饮酒,各官饮酒,殿外导汤,殿内迎汤乐作,各官起立,内官捧汤至御座前,进汤乐作,皇帝举筋,各官举筯,馔成。内官撤汤。乐奏《黄童白叟鼓腹讴歌》并舞。
三奏《感大德》之曲。进酒,作《抚安四夷》之舞。皇帝谕:官人们斟满。
四奏《庆洪禧》之曲。进酒、汤,作《车书混同》之舞。
五奏《荷皇恩》之曲。进酒,作《呈祥瑞》之舞。皇帝谕:官人们饮干。
六奏《民乐生》之曲。进酒、汤,作《赞圣喜》之舞。
七奏《星祚隆》之曲。进酒、汤,作《来四夷》之舞。
八奏《永皇图》之曲。进酒、汤,作《表正万邦》之舞。
九奏《贺太平》之曲。进酒、汤如前。内官撤御前爵,殿内外奏导膳汤、迎膳汤之乐,各官起立,捧膳汤至御案前,各官复位,教坊司再奏进膳乐,膳成。
内官撤汤膳,作《天命有德》之舞,再作《缨鞭得胜》蛮夷队舞,致语,撤案,宴成。奏乐,行四拜礼,皇帝还宫,百官退,礼毕。”
这就是庆成宴的全过程,也被称之为“庆成礼”,因为整个过程其实已经不算是宴席,而更像是皇帝和百官共同完成的一个仪式。
既然是如此重要的仪式,所以魏广德第一时间当然想的就不是赞同,而是必须要反对。
即便他深知,祭祀天地其实对于解决隆庆皇帝所说这些年接踵而至的灾荒,五谷不丰并无任何意义,可既然已经被定为朝廷的一个仪制,那就不能轻动。
即便是不视朝的嘉靖皇帝,郊祀仪式安排权贵代行,可庆成宴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多他不去,但是官员们还是得按照仪注把整个礼节全部做到位。
到了隆庆朝,怎么能说免就免了。
暂免的“暂”字,其实不过就是隆庆皇帝的一个修饰,其实意思就是不想继续玩这个仪式了。
或许是因为仪式太过于繁琐和拖沓的缘故吧。
魏广德在心里默默想着,手里拿着这张隆庆皇帝御笔条子,还在考虑该怎么说,表达自己的意思,耳中就听到李春芳的话。
“既然条子还在善贷手里,就由善贷先说说你的看法。”
魏广德抬头看了眼李春芳,又环视其他几人,这才开口道:“陛下之意不可行,众臣也不会答应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