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公务繁忙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魏广德简单把情况和毛恺说了下,他自然懂得其中是怎么回事。

    别管文官私下里怎么捞银子,可明面上都要,一身正气,毕竟到他们这个层次,可不会去拿那些不干净的钱,只会是衙门里节省派发的补贴福利。

    受后世影视作品的影响,许多人认为这时代的那些为富不仁之人,他们是在犯事以后,就会悄悄向地方官员行贿,以求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判罚,其实那是大错特错。

    或许知县一下的吏员愿意接手这种银子,相对于知县老爷的收入,他们平时从衙门里领到的钱其实不算多,当然会经不起这种诱惑。

    但是像知县、知府这样的地方主政官员,他们是看不起这种几十、几百两银子的,而且这种钱拿了风险大。

    凭什么让他们承担这样的风险?

    指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谁理你。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不是说说。

    不贪心,就按照前任的规矩在国家正税基础上加府衙开支的杂税,一年就能剩下许多,这些才是知府的正当收入。

    谁来,都不能说出个“贪”字。

    地方上的乡绅,懂事的都会选在年节上送礼,搭好关系,有需要的时候才好请求帮忙。

    好处,也不会在那个时候给,那不是落人口实吗?

    事后,合适的节气里补上一份厚礼,才是完美的操作,就算御史来查,一切都能说得过去。

    中华是礼仪之邦,逢年过节地方乡绅给远道而来的地方官送点礼物,当然不是受贿。

    至于担心办事收不到好处,听说过有句老话,叫做“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这话吗?

    别看士绅在百姓面前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在官老爷门前,都是乖得很鹌鹑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各家乡绅都要把自家子弟送去好好读书,就算读不出来也要想法设法花钱弄个官职,小吏也要做的原因。

    只要家里三代不出一个读书人,这家族必然败落。

    可是太监群体和文官不同,他们对钱财的喜欢更甚。

    或许就是没了美色,只能喜欢黄白之物,不管官大官小,太监做什么事儿都要捞银子,死命捞银子。

    后果,不存在的。

    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这也是文官看不起太监的原因之一。

    “魏阁老,李公公的为人,我也听人说过,自然是佩服得紧,只是陛下那里可是下旨,要判他不敬之罪。”

    毛恺为难道。

    人到了刑部,可罪名已经被人定好了,他也没办法给李芳脱罪。

    李芳为人,他知道,所以不打算为难他,可要说帮忙,他毛大人也不愿意轻易答应下来。

    干系太大。

    “俗话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脏,既然要定罪,自然要有人证物证,更何况是不敬陛下这样的大罪。”

    魏广德笑着说道,“宫里,我们也会想办法,不会让毛大人为难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ongwanshengshi/read/97/15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