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升,迁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说完,嘉靖皇帝皱眉问道:“兵部虑俺答部今秋欲进兵蓟镇,可有把握?”

    “陛下,此前虏数万在宣府及大同寇边,其他边镇毫无动静,宣府副总兵马芳曾率部袭击入寇鞑子,发现并非俺答汗精锐.”

    杨博急忙答道。

    其实,这一时期,明军虽主守,但也不是一味防御,也有将官敢于出兵攻击兵临城下之敌,只不过战绩不佳,自然也不会往上报。

    而且,如果不是俺答部尽出,只是少量鞑子骚扰,明军在有优势的情况下还是敢战的。

    战绩不佳,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明军军中骑兵不足,即便取胜也很难阻拦鞑子北逃,没有首级,将官说什么也很难被认定,甚至还会被扣上虚报战功的罪责。

    如果鞑子大部杀来,明军虽多但分散在各处军堡,反而不占优势,自然也不会傻傻的出战,只能勉力维持战线。

    听了杨博的分析,嘉靖皇帝面色缓和,转头对严嵩问道:“内阁怎么说?”

    严嵩忙拱手道:“陛下,兵部所言甚是。”

    说道这里,回头看了眼正在点头的徐阶后继续说道:“内阁无其他意见。”

    一个小动作,看在屋里众人眼中,自然这个意见是内阁两位阁臣共同的决定,而非严嵩一人之言。

    “然。”

    听到内阁没有什么意见,嘉靖皇帝这才放下心来,“所奏事宜悉允施行,令户部亟发主客兵粮毋误。”

    “陛下,户部奏请按年例发放粮饷。”

    这时候,户部尚书高耀急忙站出来躬身奏道。

    “高尚书,昌平居庸黄花镇三区与宣府怀来隆庆永宁四海冶相为唇齿,宣大总督当秋近时移驻怀来策应蓟镇,且近年蓟镇主客兵粮屡称缺乏,宜即时给发,按往年例发放怕是不够。”

    杨博急忙说道。

    户部,自然考虑少花钱,而兵部则考虑打胜仗,阻俺答部于关外。

    今秋防御,兵部计划调宣大精兵东移协防蓟镇,大军在外自然消耗大增,按惯例肯定是不够的。

    而且往年秋冬时节,各镇军粮缺乏,自然想要借这个机会说出来,在御前争取从户部多讨要一些东西出来。

    高耀这么急着站出来,其实就是担心杨博接下来要银子,若是不借这个机会把要拨发的粮饷定下数来,杨博下来后再上奏要多少多少,想来嘉靖皇帝那里也是会批的,户部就太被动了。

    于是接下来,杨博和高耀开始争论起来,为的就是要加发多少饷金才能满足需要。

    其实,整个过程就是杨博和高耀的诉苦大会,纷纷向嘉靖皇帝诉苦,因为在御前,自然最终的决定是嘉靖皇帝做出。

    而嘉靖皇帝在两人争论后也给出最终的决定,“年例外加发饷金四万两,得旨边臣不许妄侵,必节爱实用。”

    和以往一样,对朝廷的拨款,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都要增加“不许妄侵”这四个字。

    不过即便这四个字上了圣旨,对于官员们来说,按例该分润的还是要分润,并不会因为这几个字就不要银子了。

    要知道,分润那些银子的理由是“漂没”,是属于正常损耗,可不是谁贪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ongwanshengshi/read/97/151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