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主力已经在台州府现身,宁波和温州方面当是小股倭寇不假,可派人急速通报卢镗、牛天锡二人,让他们督军剿灭那些如犯倭寇。”
“我也正有此意,文长,公文就由你书写,马上发出去。”
徐渭徐文长,自小就被誉为“神童”,也是明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对后世画坛影响极大。
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不过,徐渭科举的运气却是不好,乡试屡屡落第。
乡试,确实是古代读书人最难闯过的一道关,不仅需要文才,更需要运气,而徐渭运气最好的时候也不过只是考过初试,而在复试中落榜。
嘉靖三十七年冬,得到总督胡宗宪赏识,经过多次相邀,徐渭终于还是入幕府,充当胡宗宪幕僚。
胡宗宪欣赏徐渭,当是其书画才艺,入幕之初就创作了《进白鹿表》送入西苑,受到嘉靖皇帝赏识。
虽然后世传徐渭擅军事,曾帮助胡宗宪谋划徐海、王直等倭寇,不过从其入幕总督府时间看,似乎不大可能。
不过,徐渭确实被胡宗宪仰重,入幕后许多公文都是由他经手。
浙江这边的事儿,京城自然是不知道的,现在魏广德入裕王府充讲官时,嘉靖皇帝的要求他已经完成,不过依旧留在王府中,排好的课时也一次不拉。
只不过,包括殷士谵、张居正都不知道的是,每次魏广德给裕王授课,其实说是授课倒不如说二人是在讨论,甚至密谋如何稳妥的开放海禁,给朝廷捞银子解决财政问题。
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首选自然是加赋,可是明太祖朱元璋却把很轻的赋役定制,后代不准更改,而之后百姓承受的赋役负担多少地方摊牌杂役,其实真正上缴朝廷的还是明初朱元璋那个数字,并不多大变化。
不过,他这个“定制”就要了后代的老命,明朝赋役低,苛捐杂税却不少,只不过肥了地方穷了中央。
有了祖制,想要从赋役下手增加朝廷收入自然不可能,除非皇帝有非凡的威望。
除此以外,自然就只有开源一途,而现在裕王和魏广德看好的,自然就是增加海贸一项,以此收取关税赚银子。
开放海禁,其实就是抢沿海士绅的银子,阻力肯定很大,所以要一开始就放开肯定不成,而且还需要立规矩,收上来的银子该如何分配。
为此,后世来的魏广德自然知道如何解决,那就是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来。
先搞个特区,让朝廷看到其中的利益,自然阻力会减小,特别是魏广德提出如果关税收益足够多时,还可以以加俸为诱饵,让更多官员支持开海。
在他们的商议中,一开始自然是先选择一地进行,规模还要刻意控制,目的就是减少收入。
贸易量不大,关税不多,地方上自然就不会进来争抢份额,到时候内廷和户部可以分到最大的蛋糕,剩下一小块丢给地方即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