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二十年工龄!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然小学生们听了会感到肚子饿只是表面的借口。

    陈玉华还没正式去新学校报到,她只不过在晚间需要负责部分景川小学语文识字类的课纲修订工作。

    例如28班的语文课现在还是她在上。

    所以有些校方不想让学生们知道的消息她会私下告诉宝根。

    有两位刚刚分配到小学来的年轻体育老师,行动力堪称爆表。

    他们在听一些小学生哼唱过《采蘑菇的小姑娘》后,因为唾液分泌得太厉害,居然连夜跑到郊外打着手电弄了一些蘑菇回来。

    很不幸,他们把几朵鹿花菌当成木耳给采了回来。

    鹿花菌

    幸亏这东西发作时间需要几个小时,老门卫起来上厕所被香味吸引过去,一眼就看到了锅里那几个小小的“木耳”。

    一盆屎尿催吐了半夜,这两人最后毒发时症状都比较轻,但也把校方吓了一跳,当天全校就多了两节自然课——区分有毒蘑菇教学。

    只不过这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还是很快被全校学校学会。

    刚好第二天又是出发挖野菜的日子,全校老师都提心吊胆的。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

    几百个小学生的歌声吸引了路上所有人的注意。

    很快得到消息的记者骑着单车飞一般的赶了过来。

    在这个艰难的岁月里,报道宣传一切正能量的事物,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至于是谁打的电话,咳咳咳咳,好像是附近派出所的同志看到了,马上把消息告诉了报社——电话是小苏州胡同木制厂的,打电话的是路过木制厂某位解姓公安同志。

    反正厂家和公安同志都很热心就是了。

    记者赶到的时候,小学生们正在挖野菜。

    当他提出再听一遍的要求时,宝根几个率先起哄让梅子来唱,理由很简单——介是人家爸爸写的歌。

    伊夏老师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给文艺部门的投稿还没下文,自己和闺女的名字就上了报纸。

    京城日报。

    这份报纸木制厂也有订,但那天的新报纸却不翼而飞——鬼知道是谁给塞到那位赵老师门缝里了。

    写歌的事不好告诉解卫军和杨兴民,但暗中帮梅子的事却完全可以信任他们。

    所以解卫军打了电话,杨兴民趁着巡逻的机会塞的报纸。

    到了第四天,那位赵老师找上了伊家通知梅子一件事,她四月份的复考的考场号变了。

    从11号考场换到了3号考场。

    陈玉华打听了一下,3号考场的监考老师正是二年级试验班的班主任。

    在忙这件事的期间,宝根的笔记本又刷新了两次。

    一篇是关于几十年后西南风光的散文,现在毫无用处,而另一篇则让宝根大大的吃了一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iulingdazayuan0wobasuiershiniangongling0/read/97/53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