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夏放下扫帚,对着杨兴民指了指一边桌子上他刚冷好的白开水。
“温度刚好,你试试,也难为你这么热的天还穿这么正式。”
杨兴民找到自己的茶杯倒了一大杯,几口就吞了下去。
“各处都开始闹腾,我们这边的人手很紧张,所里几乎都快出空了。”
“对了,您这边需要我核对户籍的干脆两天给我一名单,我可能最近两天都不会过来蹲着。”
伊夏知道杨兴民说的是实情。
“知道你们忙,你先忙你的,我们这边估计没四五天根本开不了张......。”
两人正聊着,正好门外走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子,看着很腼腆加手足无措。
这人手里还拿着一张表格。
人和表格伊夏都很熟悉,人是火药局那边的刘家小子,那张表是申请去支边的表格。
伊夏只是看了一眼,便知道这个表格已经被刘家小子填满了。
他心里叹息一声,也是万般的无可奈何。
“家里说通了?”
小刘苦笑起来。
“怎么可能说得通,可谁让......我家的CHENGFEN不好呢......。”
“伊老师(附近的人都习惯这么称呼他),您别怪我那几个同学,他们这两天故意过来闹腾其实还是为了我......。”
伊夏摇摇头。
“没事,手续可以给我,剩下的日子多陪陪父母弟妹吧。”
小刘放下表格萧瑟的走了,伊夏和杨兴民一时相对无声。
“伊老师,小刘可能会去哪里?”
就在杨兴民问出口的时候,伊夏已经拿起了一个本子在翻。
“我们街道还好,对接的是黑省、内蒙的国营农场,指标还有多的,我琢磨着以主动下乡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理由给他安排一下。”
杨兴民觉得也只能从这里给找补一点了。
只是他们两人都万万想不到,如今伊夏手里的还有些富裕的国营农场名额到了1968年会稀缺到什么程度。
伊夏忽然想起来什么,看了一眼桌上倒伏的闹钟。
“差点耽误了时间,我还要去接你刘姨下班,兴民你先看着点,一会儿直接锁门,我明天接着打扫。”
杨兴民笑着摆摆手,已经把扫帚拿在了手里。
“我一会儿就打扫完了,伊老师你先去吧,刘姨的单位可不近。”
伊夏也没客气,推着倒在墙角的单车出门,一阵风的直奔西城而去。
他爱人原来在故宫上班,在1962年的时候借着林家的战友关系和军博扩建的机会,把刘芳给运作了过去。
从故宫到军博,很多人都说自己爱人当时是不是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