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自前年平定吐谷浑归来,他便以伤病为由,深居简出,几乎从未再踏足过这太极殿!
今日,究竟是为何事,竟能让这位已然半隐的军神,拖着病体,重临朝堂?
李世民激动得豁然起身,脸上写满了震惊与动容:“药师!你……你怎么来了?快,快给药师看座!”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对于这位为他打下大半江山、却又急流勇退的老伙计,他心中始终怀有复杂的感情。
内侍连忙搬来锦凳。
李靖朝李世民深深一躬,声音虽然带着久病的沙哑,却依旧沉稳有力,清晰地传遍大殿。
“老臣李靖,参见陛下。臣虽老迈,筋骨尚存,尚未虚弱到需要陛下赐座方能站立的地步。”
他拒绝了座位,缓缓直起身,环视全场,最终落在张阿难手中那叠代表着改革草案的稿纸上。
“陛下,诸位,老臣今日前来,只为一事。” 他抬起手,指向那叠稿纸,“兵部右侍郎林平安所呈之革新建言,老臣已仔细看过。”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老臣以为,此草案高瞻远瞩,切中时弊!其中诸多举措,若能推行,必能使我大唐军队脱胎换骨,战力倍增!此乃——利在千秋之举!老臣李靖,全力支持!”
轰!
此话一出,瞬间在众人脑海中激起了滔天巨浪!
支持者如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而反对者们,则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瞬间炸毛!
侯君集跨步出列:“卫公,此言差矣!此等荒谬之言,动摇国本,败坏纲纪!怎能说是利在千秋?!分明是祸国殃民!您莫非是老糊涂了?!”
这话已是极为不敬,但侯君集此刻也顾不得了。
李靖闻言,那双锐利的眸子猛地射向侯君集,虽未发怒,却自有一股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凛然气势,让侯君集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陈国公,你言此草案动摇国本?老夫问你,何为国本?是固步自封、抱残守缺,让军中晋升之路被门第出身牢牢把持,让训练之法僵化落后,让军备制式杂乱无章,这便是国本吗?”
他不等侯君集回答,目光扫向之前激烈反对的众人,声音陡然提高:
“你们口口声声祖宗成法,圣人教诲!可曾想过,战场之上,敌人会跟你讲祖宗成法吗?!”
“胜利,靠的不是祖宗的余荫,不是虚无的门第,而是最实际的——能打胜仗的能力!”
他转而看向那些出身世家的文官:“你们反对武官选授不论门第,是怕寒门才俊脱颖而出,分了你们的权?还是怕军中不再唯你们世家马首是瞻?”
他又看向那些反对新式操典的武将:“你们反对革新训练,是觉得现在的兵已经够强了?”
“还是怕新的训练方法,显露出你们麾下士卒的真实羸弱,让你们脸上无光?!”
李靖每一句质问,都如同重锤,狠狠敲击在反对者的心头,将他们隐藏在冠冕堂皇理由下的私心,赤裸裸地揭露出来!
“还有这军备标准化!” 李靖拿起草案中关于军备的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