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长孙皇后缓缓道:“陛下,您想想平安如今的身份和处境!农圣之名已坐实,论道会辩倒群儒,虽无儒圣之名,却有儒圣之实,那些皓首穷经的大儒哪个不对他毕恭毕敬?”
“他才多大年纪?纵观史册,可有如他这般年纪便达到如此成就之人?”
她顿了顿,看着李世民渐渐凝重的脸色,继续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平安如今是红得发紫,光芒太盛了!”
“甘罗十二岁拜相,结局如何?自古天才多薄命,为何?无非是站得太高,遭人嫉恨!他如今,怕是已感到那凛冽的寒风了。”
李世民是何等人物,经此一点,瞬间明悟,他怒火渐熄:“观音婢,你的意思是……他这是在自污?”
“不错。”长孙皇后颔首,
“他与高阳公主争吵,冷战,不但不道歉,反而拉着恪儿去平康坊寻欢作乐,还闹出如此大的风波!”
“他要告诉所有人,他林平安并非完人,他有缺点,他会冲动,他也只是一介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这是在自污以自保,同时……”
她目光微闪,“也是在安陛下您的心啊。”
伴君如伴虎,圣心难测,一个完美无缺、声望如日中天的臣子,是任何君王都会下意识忌惮的存在。
林平安此举,无异于主动将自己的“把柄”递到了李世民手中。
“而且,他拉上恪儿!”长孙皇后看向李世民,“陛下不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顺水推舟,对恪儿严加惩戒一番吗?西域镇藩之事,岂不更显得顺理成章?”
李世民彻底明白了。
林平安这是在用一场看似荒唐的冲突,一石三鸟:自污降热、安君王之心、为李恪离京铺路。
而李佑,恰好成了那个引爆所有计划的、最合适的“导火索”。
他喃喃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这小子,是在给自己降温,也是在给朕递梯子……”
一直旁听的高阳,早已震惊地捂住了小嘴。
原来……原来他不哄自己,去青楼,他打断六哥的腿,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沉重的压力和深远的算计!
自己只看到了表面的风流和暴力,只顾着自己的委屈和醋意,却从未想过,她的夫君在光芒万丈的背后,竟步履维艰,需要以如此决绝甚至自损的方式来寻求一线生机。
一股强烈的懊悔和心疼瞬间淹没了她,方才那点怨气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对林平安处境的深深忧虑。
李世民在殿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显然在进行最后的权衡。
半晌后,他停下脚步,沉声道。
“李佑混账,自有宗正寺与律法惩处,那小子擅伤皇子,终究是逾越了!那些御史和世家,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话落,他朝肃立在殿门口的张阿难吩咐道:“阿难!”
阿难躬身听命:“老奴在!”
李世民沉声道:“即刻带人去林府,将那小子拿下,投入大理寺狱!吴王李恪,行为不端,一并拿下,送入宗正寺看管!”
“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