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明媚的阳光下,“第一医馆”几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扎得人眼睛生疼。
杜若刚下马车,立时便引起了一阵骚动,大伙儿争先恐后地跟她打招呼:
“杜神医!”
“杜神医!”
“多谢各位前来捧场。”为了方便工作,杜若打扮得很是干净利落,她像男人一样朝众人拱了拱手,朗声道,“今日第一医馆开业,凡到场之人都可以领取一份小礼物,还请乡亲们日后多多关照。”
现场欢呼声雷动。
柯大夫满面春风,带着师弟郭枣和三个小徒弟忙出忙进,分发赠品。
赠品是精心准备的小香囊,里面包裹着苍术、藿香、菖蒲等药材,还特意请了绣娘日夜赶工,绣上了第一医馆的名号。
俗话说得好,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蛇虫鼠蚁什么的出笼的出笼,出洞的出洞,有备无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光防虫防疫提神醒脑,还能当成挂件随身佩戴,实用又好看。
而且不贵,送再多也不用心疼。
除了热情捧场的百姓之外,温世沅和杏林会六大长老也都来了,为第一医馆站台造势。
还有通判夏家、知州李家、以及出席过认亲宴的大部分人家,也先后送来了贺礼。
知府家就更不用提了,苏清尧人虽然没到,但是委托儿子苏慕带了一副亲笔对联来,就挂在一楼正堂上,一进门就能看到的位置,等于为医馆背了书。
好叫所有人知道,这医馆是谁罩着的。
隔壁慕云馆的掌柜更是会来事儿,趁机推出了病号套餐,凡是在第一医院就诊过的病人,凭就诊凭证用餐,享受八折优惠。
算是联名了。
吉时到,杜若带领徒子徒孙们摆上香案,祭拜药师佛。
一通仪式下来,忙活到半上午,这场轰动全府城的热闹才算渐渐消停。
很快医馆门口贴出了告示,因为杜神医精力有限,原则上不出诊,每日只看十个病人,年前抢到就诊凭证的优先。
“哈哈哈哈,我是一号,我第一个看!”
“哎,我一百五十号,还得再等半个月才能轮到呢。”
“半个月算什么?老子连号子都没抢到,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看上病,老子说什么了?”
立马有人靠近那一百五,贼兮兮问道:“老兄,号子卖不卖?我出五两银子。”
“五两?”一百五斜了他一眼,嗤笑,“区区五两就想买我的挂号单,当我傻子呢?谁不知道杜神医的挂号单一号难求,没有五十两休要开口。”
那人哽住,咬了咬牙,“行,五十两就五十两,我买!”
一百五把挂号凭证往怀里一揣,“不卖。”
说完,头一扭嘚瑟地走了。
气的那人在原地跳脚骂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