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晨的独立纵队秣兵历马的时候。
另一边。
闫老西的大帅府里。
年过五旬的闫老西怒吼着:“娘的!江小子能拿太原,咱晋绥军难道是吃干饭的?”
他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三道红痕:“传我命令,34军、61军还有中央军的14军。”
“就近找小鬼子的据点打!咱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
“是,司令!”
……
此时,山城黄山官邸内。
常凯申正对着电报眉头紧锁。
“太原既克,山西日军必乱。”
他指尖在电报上重重一点,对着参谋总长说道:“电令晋南中央军14军,晋西晋绥军34军、61军。”
“即刻对当面日军发起攻势,牵制其增援太原的兵力。”
“记住,要让世人看看,国军主力尚在,绝非只能依靠地方部队!”
“是,委座!”
……
很快,两道命令顺着电线传向山西各地时,军队早已厉兵秣马。
此时晋绥军在山西的部署呈“品”字形分布:34军驻守晋西柳林、离石一带,防范日军从汾阳西进。
61军布防晋南洪洞、赵城一线,扼守同蒲铁路南段。
中央军14军则驻扎在晋东南长治、潞城地区,与日军第36师团主力对峙。
而日军在山西的兵力部署已显颓势。
第1军下辖的第36、41师团及独立混成第3、4旅团分散在各交通线。
太原失守后,驻汾阳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临汾的第41师团一部、长治的第36师团支队正准备北上增援。
却不知一场恶战已在眼前。
晋绥军34军115师是闫老西麾下的老牌部队。
虽说是“师”级编制。
实则满编不足7000人,下辖3个步兵团、1个山炮营。
装备更是参差不齐,士兵大多使用汉阳造步枪,每连只有3挺捷克式轻机枪,山炮营仅有4门75毫米山炮,炮弹还不足百发。
师长郭宗汾是山西讲武堂出身,打了二十年仗,最擅长利用地形打伏击。
他们的对手是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第12大队,下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小队,总兵力约800人。
日军装备有92式重机枪6挺、92式步兵炮4门,每个中队配备12挺歪把子轻机枪。
士兵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还携带了20具掷弹筒。
此时,这支队伍原本奉命从汾阳出发。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