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百姓现在都拿着自家的窝头、咸菜往部队里送,都说八路军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军!”
“这样的指挥员,能不得人心?能打不赢仗?”
“哈哈,这不是江晨的常规操作吗?”
几位参谋你一言我一语。
副总指挥脸上的震惊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欣慰的笑容。
他拿起电报又看了一遍,嘴角忍不住上扬:“江晨这孩子,就是个敢打敢冲的愣头青。”
“现在越来越沉稳,指挥越来越有章法了。”
“有这样的年轻将领,是我八路军之幸,是老百姓之幸啊!”
就在这时。
窑洞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
宣传部长手里举着几张报纸,脚步匆匆地走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首长!各位首长!”
“好消息!”
“江晨收复太原的事,全国各大报纸都登头条了!”
“您快看看!”
副总指挥连忙伸手:“拿来我看看!”
他接过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华日报》的头版标题。
“八路军三日光复太原,江晨将军勇破敌巢”。
标题用粗黑的宋体字印着,格外醒目。
正文里写道:“太原乃华北军事重镇,日军盘踞三载有余,凭坚城顽抗。”
“江晨将军临危受命,率部疾驰,以雷霆之势突破敌防,三日之内克复名城。”
“其战术之精妙,指挥之果敢,堪称抗日战场之典范。”
“八路军此举,不仅打破了日军‘华北堡垒不可破’的吹嘘。”
“更向全国人民证明,龙国军队有能力、有决心将侵略者赶出家园!”
“再看这份《大公报》!”
宣传部长又递过一:“他们虽然立场中立,但这次也对江晨赞不绝口。”
“‘江晨部以劣势兵力攻坚,竟能速战速决,其麾下将士奋勇争先,牺牲在所不辞,实乃中华民族之脊梁。”
“太原光复,不仅振奋军心,更让沦陷区百姓看到希望。”
“如此战绩,当为全国抗日军队之表率’。”
作战科科长拿起一张上海出版的《申报》,念出其中一段:“‘自抗战以来,华北战场多有胶着,日军常以‘扫荡’之名残害百姓。”
“八路军却始终活跃在敌后,屡创佳绩。”
“此次江晨将军收复太原,更是创下敌后作战之奇迹。”
“观其部署,知己知彼,攻防有度,非有卓越军事才能者不能为。”
“愿全国军队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