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几年前,老家考虑到廖主任有些农业技术背景,便将他从统战部门转任农业部门负责人,专门负责老家周边区域的农业发展,兼顾指导各个根据地农业发展工作。
廖主任初次担任一个大部门的负责人,本以为可以大展身手,未想华北连续遭遇三年大旱。
虽然在积极抗旱下避免了大规模绝收,但也影响不小。
整个农业部门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抗旱稳产上来,苦逼而艰辛的跟旱情作斗争。
除了昔日正太军分区发展出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养殖、种植业外,其他根据地其实都是求稳为主,努力保住老百姓饭碗。
别的部门都在高歌猛进,成果颇多,唯有农业部门年年在喊抗旱保产,一干就是三年。
确实让人唏嘘。
“华北大旱,粮食只能自给不足5成,其他都是联合军区供应着。如今咱们八路军向南进攻,收复了河南、安徽、江苏等多地,但也多了近亿缺粮少食的百姓。”
廖姓干部对两人吐露着自己的压力,“老家人安排我过来,就是看看东北这边有多少农业潜力,可以支援华北、华中多少,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东四省大地广阔,可耕土地很多,如今八路军刚刚掌控东北不足6个月,仅仅收获了一季夏粮,还没有东北农业的可靠数据。
老家派廖主任过来,也是未雨绸缪,尽可能掌握最精准情况。
“再过几个小时就到奉天了,到了那里自然会明了,情况会比你们预料的更好!”付参谋脸上颇为得意,“按照张云的说法,东北农业禀赋极佳,早晚都是咱们国家的大粮仓。”
相比另外两位干部初次前来,付参谋可不是第一次到东北了。
在八路军围歼关东军最后部队时,付参谋就专程乘坐飞机过来考察过一回,调研部队伤亡情况。
之后独立支队扩编以及攻入曹县,付参谋也多次代表老家和前线总部过来指导及调研。
数次赴东北调研,付参谋对如今联合军区、黑吉军区的情况了解颇多,知晓如今联合军区钱多粮足,工业发达,壮的惊人。
可惜,之前华北鬼子盘踞京津,截断了东北与华北的铁路通道。
东北收获的大宗粮食、棉花、弹药等物资难以低成本运抵华北,与关内互通有无。
如今华北军鬼子整建制投降,算是打通了八路军内部的一个大堵点,八路军控制区域物资流通可谓畅通了许多。
“说起来,这次路过北平,你们感觉如何?”
负责经济工作的杨姓干部突然提起了话头。
这一次三人并不是从老家或者前线总部一路坐车过来的,而是跟着老家派出的考察大部队先到达了北平,简单休整后才转车向东北而来。
由于时间宽裕,他们三人都去北平城内简单转了一下,算是初步见识了这座六朝古都的繁华。
“还算繁华,但不如上海奉天;历史厚重,但有些破败,”付参谋实话实说,“之前控制北平的各个军阀和鬼子都没有好好维护这座城市,故宫的草都半米高了!”
另外两人纷纷点头。
老家派大量干部进入北平,目的不言而喻。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