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担一些我的工作。”
“等他们技术完全达标了,就能让他们独立生产,到时候咱们的产量就能翻上一翻了。”
老宋口中的两个徒弟,自然是他六个七级工人其中两名天赋最好的人。
火箭弹的生产,最核心的步骤还是需要手工打磨。
能够达标的技术工人有多少,就意味着火箭弹的产量能有多少。
而现在,兵工厂的技术人才培养在稳中向好的发展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量会越来越高,规模也会越来越大。
实现真正的富裕仗!
陈铭听到老宋的回答,很是高兴。
“太好了,按照这个生产速度,明年咱们发起攻势的时候,就有足够的火力支援了。”
“不过老宋,如果说可以适当的降低精度,火箭弹的产能还能不能再提升一些。”
“现在鬼子调动频繁,明年天气转暖后我们与鬼子之间必有一场大战。”
“能提升更多的火力,就能降低战士们的伤亡,牺牲更少的战士。”
陈铭开口说道。
“首长,这个适当降低精度,是可以降低多少啊?”
老宋开口问道。
适当,少许这种词,没有个具体的定量很难做出判断。
“嗯最大可以把精度放宽到五百米以内。”
“火箭炮是面杀伤的武器,只要数量够多,五百米的误差还是能接受的,极端情况下,可以降低到八百米。”
陈铭开口说道。
如今107火箭炮的精度,依靠老宋这个八级工人,可以精确到百米内。
在同期的世界上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甚至顶尖的水平了。
不过以前追求精度,是资源不够下的产物。
而现在独立支队拿下了绥远大半,察哈尔部分地区,资源富足,可以考虑降低精度换取火力杀伤面了。
打一发火箭弹的效果,肯定比不上打十发来得好。
能火力覆盖,谁玩精准打击啊?
至于成本问题?
的生产成本完全是两码事,成本仅有原材料+燃料+人力。
兵工厂唯一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
矿都是人挖的,运输是靠火车烧煤和骡马吃草运得,生产是靠工人们生产的。
所以兵工厂就算生产规模加大,也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
老宋听到陈铭这么说,心里快速计算,立即开口说道:
“要是降低标准,我有把握把产量提升到日产25发以上!”
陈铭一听,惊喜的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