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多线胜利,重炮师的火力! (3/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起后,拉响了手雷自爆。

    还有几个被逼疯,直接跑出了掩体,被炮弹炸死。

    丁伟用望远镜远远的看着炮击下的鬼子阵地,不由得感慨道:

    “这仗,就得这么打啊!”

    能用炮弹消灭敌人,就别用战士们的生命去填。

    炮弹是可再生的资源,但战士们的生命没了就彻底没了。

    生命是无价的,要真赋予它价值的话,一个久经训练的战士,等队伍发展壮大后,就是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要是说一名战士或许价值不高,但要是一名排长,一名连长,甚至是一名营长呢?

    所以说,丁伟宁愿用炮弹去换伤亡,也不愿意为了节省弹药让战士们去冲锋。

    这和陈铭的理念一致,武器弹药不足贵,战士生命最可贵。

    以前缺少弹药的时候,只能用命去拼。

    现在发展起来了,兵工厂的产量也上来了,还用命去拼,那不是白发展了吗?

    反正只要打下了集宁,打通了与远东军联系的通道后,火炮和炮弹还会迎来补给。

    独立支队也不会因为现在消耗了太多弹药而战斗力下降。

    十五分钟后。

    炮击结束,丁伟收起望远镜,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传令部队,压上去,解放集宁!”

    “是。”

    在炮火的掩护下,丁伟部两个营的兵力朝着集宁城压进。

    鬼子在炮火覆盖中损失惨重,一千五百人的鬼子,仅仅剩余八百多名鬼子防守集宁。

    其中还有不少的伤员,战斗力大打折扣。

    而丁伟两个营的兵力,那可是接近两千人的存在。

    由于陈铭限制了部队的编制,丁伟部的番号不够,只能在原有的番号内继续扩充编制。

    就像我军抗战胜利后一样,三个师的番号下,竟然有一百二十万部队。

    一跃发展到48个师的规模(抗战胜利后的谈判,我党在谈判中提出改编48个师。)

    丁伟部的一个营,那可是接近一千人的存在,约等于一个小团了。

    如此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比,加上步炮协同的默契战术,鬼子的反击仿佛风中浮萍,摇摇欲坠。

    仅仅半个小时,丁伟部两个营就从多线突破了集宁外围的防御,顺利攻入城中。

    一场巷战打响!

    丁伟派出了一个突击连当排头兵,率先冲进了城内街道。

    这支突击连,手里拿的是之前兵工厂生产出来的样品,经过陈铭的检验后决定暂时封存该版本,没有启用。

    但生产出来的枪支不可能不用,陈铭将这些枪分给了丁伟一百多支,何建新一百多支,作为突击队的武器。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liangjian0congquxiaoduikaishifazhan/read/97/30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