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兵工厂距离陈铭的指挥部不远,仅有三公里。
几人很快就抵达了兵工厂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四分区的兵工厂,核心厂区占地面积有三十二万平方米,职工超过三千人,是目前我们最大的兵工厂。”
“兵工厂核心部分在山体内,是我们根据地一直挖掘,掏空了几座山才挖出来的。”
“可以防御日军的轰炸机的航弹轰炸,保证关键设备的安全。”
“外围的防御工事分布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米。”
“很多都是永固工事,材料是从小鬼子那里缴获来的。”
“为了这座兵工厂,整个晋北地区的鬼子炮楼据点的材料被我们运得七七八八了。”
“兵工厂的产能也非常大,不仅可以满足我们四分区的供给,周边部队的弹药供给,相当一部分也出自这座兵工厂。”
“目前可以自主生产子弹,手榴弹,地雷,包括山炮炮弹在内的炮弹。”
“武器方面,目前已经攻克了迫击炮钢,可以自主生产82毫米迫击炮。”
“以及88毫米,107毫米火箭炮等大威力武器。”
“还有其他武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可以说这座兵工厂就是我们八路军的心脏,源源不断的造血供给全身。”
陈铭骄傲的朝着贾伯韬介绍道。
或许这座兵工厂在这位从德国回来的军工专家眼里,可能就是个小作坊。
但对于如今的根据地来说,确是再宝贝不过的东西了。
这是陈铭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孩子。
从最初的几个人的维系班战士和工匠,到后面维修连,维修营,兵工厂。
陈铭见证并操持了这座兵工厂的成长,正如独立支队从区小队发现到现在一样。
可以说,兵工厂是陈铭除了独立支队以外最骄傲的成就。
贾伯韬一直默默听着陈铭的介绍,心中却无比震惊。
倒不是惊讶这座兵工厂的发展之盛。
他在德三见过比这座兵工厂大无数倍,生产力大无数倍的兵工厂。
而是惊讶在这荒凉的山里,穷得都快尿血了的八路居然能搞出这种规模的兵工厂。
生产的武器弹药也非常多,种类丰富。
这无异于是大山之中诞生的一个奇迹。
要是这座兵工厂是国府的,贾伯韬也不会这么震惊。
可这是八路啊,还是在山区里,没有工业基础的地方。
“不错。”
贾伯韬罕见的说了一声不错,这是他由衷的。
陈铭听到对方说的话,心中也很是高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