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眉不展。
他面前的桌子上,没有地图,也没有战报,而是,堆积如山的后勤物资需求单。
“各式子弹缺口三千五百万发。”
“各式炮弹缺口十五万发。”
“冬装缺口约三万六千套。”
“药品、汽油,鞋子,绷带等等.”
楚溪春看着那一排排触目惊心的需求。
只感到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山西今年确实是个大丰收。
新开垦的土地,新建的水利让三晋大地的粮仓,前所未有地充实。
但是,一个省的丰收,无法弥补全国的亏空。
因为连年的战争和天灾。
国内的其他省份,今年的收成,都颇为一般。
勉强维持华北地区已经是极限,面对其江南省份的求助,楚溪春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至于武器弹药方面,更是捉襟见肘。
虽然在楚云飞的规划和美苏的技术援助下。
山西、乃至华北的兵工体系,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所有的兵工厂。
现在基本上都是十二小时两班倒。
机器昼夜不停,工人们加班加点,加足了马力在生产。
但生产的速度依旧远远赶不上前线消耗的速度。
邯郸这一仗,打得实在是太快,太猛了。
每天,数以万计的炮弹,数以百万计的子弹,就如同流水一般,被消耗在前线。
照这个打法,别说是楚云飞所谓的三期战略大反攻了。
若是再打上十天半个月。
整个华北的国军,恐怕都要因为弹药耗尽,而被迫停止进攻了。
一名主管后勤的参谋,一脸愁容地汇报道,“我们所有的库存,都已经见底了。”
“现在基本上是兵工厂里生产出来多少就立刻装车,拉往前线多少。”
楚溪春烦躁地挥了挥手。
这些情况,他当然知道:“这次让你来是让你想想解决办法的”
就在这时。
一名机要员,拿着一份电报,快步走了进来。
“报告长官,军事委员会急电!”
楚溪春接过电报一看,眉头,皱得更紧了。
电报。
是军政部陈辞修发来的,询问华北战场后勤现状的。
言辞之间,充满了担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