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功顿了顿:“冲锋舟这种东西,想必在座的诸位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但很遗憾,我们各部队均并未有所装备,远征军那边收到了一些来自美国的援助,未来将有可能会投入到战斗之中。”
楚云飞此时也是出声补充道:“目前新编第十三军正在进行相应的演练整训工作。”
“顺利完成最初突击后,后续部队会尽快过河清扫并巩固探头阵地。”
“可以使用人行桥,渡船亦或者是皮筏艇,同时还需要工兵部队架设可以通过重型车厢通过的浮桥。”
“已经登上河对岸的部队必须做好立即迎接敌人猛烈反击的准备,并且要坚守探头阵地,直至足以突破防线的部队抵达上岸。”
江河突击战术的难点就在于。
哪怕是开辟了滩头阵地,也很容易遭到敌军的火力反击。
举个例子,黄河这样的“天险”,在所有的指挥官看来,都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韩复榘弃黄河天险不顾,又置泰安地利而不用。
这种天险、地利,可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
若是运用得当,可当日军十万大军可不是开玩笑。
话说回来。
方立功讲到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当然了,目前我们的作战主要区域,河网没有那么密布,不像是南方地区。”
“像九战区目前作战的地域里面,基本上日军每前进二十公里就会遇到相应的河流湖泊障碍,每前进一百公里,便会遇到长江的支流。”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溪流、灌溉排水渠,运河、小河,甚至是灌水农田。”
“这些水域障碍虽然相对较小,但都会给渡河部队造成困难”
方立功说了一大堆,一众将领们若有所思的继续聆听着。
直到半个小时之后。
才出声做了相应的总结:“华北地区,江河突击战术的运用场景同样不少,根据现有的各部队作战经验,以及远征军各部队的作战经验,再加上九战区方面提供的战术经验报告。”
“我们参谋部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充分的情报,有效的战术策划,对地形和天气的切实考虑,对守军能力的合理评估,参战部队的有效系统,以及渡河与架桥装备的及时编组。”
“一旦强度成功,军队获得的优势可能不只是战役性的,甚至是战略性的。”
“而如果协同作战不力,那么付出的代价是所有人都不能够接受的。”
——
渡河作战是一门颇为高深的学问,方立功连续讲了一大堆笼统的概念。
就这还是楚云飞凭借记忆里面的江河突击战术进行的简易总结。
到底如何成体系的作战。
在短时间内,谁也没有把握去完成。
“楚长官,方长官,目前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军没有相应的工兵舟挺,甚至没有相应的工兵部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