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收拾,等会跟我直接去报道..另外吴团长,开会的时候楚长官希望你能早到一些。”
“行,我知道了!”
山西。
长治,原358B驻地。
孙卫谋看了一眼手上的电报。
又是春耕。
孙卫谋现阶段所有的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到了长治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上面。
他老头子的孙氏商行。
所有的钱粮基本上被掏了个一干二净。
为了在长治地区兴修水利,孙卫谋甚至以军事防御为名义。
从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搞到了两百万的专款。
这钱名义上是修葺防御工事使用,但实际上的用途是用来修建大坝。
按照孙卫谋的设想,打不了在大坝的内部留点射击孔,留点运兵通道出来。
总归也算是个合格的防御工事。
长治地区最大的河流是浊漳河。
其分支很多,河道大多年久失修。
晋东南地区时常出现干旱的情况。
缺水的同时,偶尔还会出现河道泛滥之事。
为了确保粮食的收获。
孙卫谋在请教了相应的农业专家之后。
在楚云飞要求的开垦荒地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条兴修水利工程。
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也就是晋东南地区的头等要务。
水利工程耗资巨大,用人甚多。
即便是两百万的专款。
大概率也是不够用的。
不过好在这件事得到了阎老西的鼎力支持,并且粮食方面也会由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来提供。
并且阎老西派人亲自从山城方面请来了相应的水利专家。
拟定相关方案,确保水坝、以及灌溉渠的修葺合理。
大工程需要大量的石灰和石料。
长治本身地处上党平原地区,山石较少,但煤矿较多。
根据长治地区煤矿销往各处的情况。
孙卫谋和卓天宇简单的商量之后,当即拟定了相关的政策。
其他各县及地区运过来一车的山石。
送到了对应的施工场地之后。
便可以凭借批条。
前往指定的煤矿换一车煤。
山石虽然难以开采。
但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