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朱元璋再次启动那神秘的试炼之门,他的意识深处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穿越至一个光怪陆离的场景之中。
画面中,朱玺的生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缓缓铺展,不再是往昔那沉迷于声色犬马、名声狼藉的形象,而是被一层层不为人知的辉煌所覆盖。
起初,朱元璋冷眼旁观,心中暗自嗤笑,以为这不过是试炼的误差所致,那些荒唐往事依旧历历在目,如同刻印在记忆深处的烙印。
然而,当画面一转,一个截然不同的朱玺跃然眼前。
他身着战甲,英姿飒爽,于乱世之中力挽狂澜。
朱元璋的双眼不禁圆睁,满是不可置信。
“洪武二十八年年,四海未宁,群雄并起,江湖风起云涌。朱玺以霸王之威,斩断黑石头领齐桓的野心,令这江湖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组织俯首称臣!”
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让朱元璋瞠目结舌,心中涌起滔天巨浪。
齐桓之名,他自然知晓,那可是与王明泰同出一脉,剑术超凡入圣的强者,连大明禁军都难以匹敌,怎会被朱玺轻易击败?
朱元璋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震撼,仿佛整个世界观都在这一刻被颠覆。
而试炼并未就此结束,画面继续流转,展现出一幕幕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
“洪武三十一年,洪武皇帝驾崩,天变在即,百姓起义,却被朱玺一人一马,在暗中逐一化解。剑师王明泰、阴阳术士吴魅、百拳之王独孤胜……这些江湖中的顶尖高手,皆败于他的手下。”
随着这些字眼在脑海中闪过,朱元璋只觉心头狂跳,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涌上心头。
那个曾经只知嬉戏玩乐的儿子,竟在试炼中展现出了如此惊世骇俗的武艺与智慧,甚至收服了黑石组织,威震江湖。
“世间高手千万众,遇他亦需拱手敬。”
这句话如同雷鸣般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回荡,他望着傲立于苍茫大地之上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这真的是他的儿子吗?
那个曾经让他头疼不已、失望透顶的朱玺?
这一刻,朱元璋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困惑。
“这……这怎么可能?”
玺儿,真的会踏上那武道的巅峰,成为传说中的武林宗师吗?
朱元璋心中暗自沉吟,眉头紧锁,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他胸膛内翻涌。
他从未设想过,那个只知道饮酒作乐的幼子,体内竟潜藏着如此惊人的爆发力,即便是与古代战神项羽相比,也不遑多让。
难道,玺儿一直在默默努力,而身为父亲的他,却对此一无所知?
朱元璋不禁苦笑,原来自己的儿子,竟是如此优秀,而他却未能给予应有的关注。
思绪万千间,一股莫名的陌生感悄然滋生。
他记忆中的玺儿,似乎与眼前试炼镜中展现的那个身影渐行渐远。
那些曾经以为的安逸与玩乐,如今看来,或许只是表象,真正的玺儿,正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方式,悄然成长。
怒火与疑惑在朱元璋心中交织,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了解竟是如此浅薄。
那些负责保护玺儿的锦衣卫,竟也未能察觉到他隐藏的锋芒,这不仅仅是失职,更是对他作为父亲的极大讽刺。
关良,作为锦衣卫首领,更是难辞其咎。
一念及此,朱元璋不再犹豫,他迅速抽离意识,回归现实,沉声传下旨意:“即刻宣关良入宫觐见!”
不久,关良便匆匆踏入金碧辉煌的大殿,他颔首低眉,双手作揖,恭敬地立于阶下:“臣关良,参见皇上!”
然而,朱元璋并未立即回应,他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直视关良的灵魂深处。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烛火摇曳声,更添几分压抑。
“关良,咱问你,这几日,玺儿都在做什么?”
关良立刻拱手,“启禀皇上,平亲王每日饮酒作乐,美女作陪,已经连续三日宴饮不断。”
关良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朱元璋的心头,激起层层波澜。
他未曾料到,自己对玺儿的误解竟如此之深,而锦衣卫的汇报,更是让他怒火中烧。
“仅仅宴饮不断?”
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让大殿内的空气都为之凝固。
这绝非玺儿的全部,那试炼镜中展现的未来,岂是区区宴饮所能掩盖?
关良感受到来自龙椅之上的强烈威压,只能硬着头皮,再次确认。
“皇上,臣等确实未发现平亲王有何异常举动,除了日常宴饮,便是和美女赏景,并无其他。”
朱元璋闻言,嘴角勾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