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饥寒再无恙 (2/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柔又缜密,做起事来强强联手,朱元璋放权放的很利索。

    “那二哥他们呢?”

    “一早上就去养济院了,说院子里来了个好苗子,力气特别大,老二想着要是真是个力士,带回去培养培养好从军。”

    “娘呢?”

    “跟你大姐她们出去逛街了。”

    “没带您。”朱棣小声补充。

    “闭嘴。”

    朱棣把嘴闭上了。

    北平的图书馆是宋濂开起来的,殷青蘅赞助,联合了一些名士大儒,不过用的依然是朝廷的名义。

    之所以是殷青蘅,是因为青蘅在殷灵毓下葬后,自请入了殷终清一脉。

    他本来就无父无母,态度也坚决,殷终清又断了嗣,朱元璋后来点了头。

    殷青蘅虽然做着生意,常年却呆在沧州,打扫着殷灵毓和殷终清当年居住的院子,还有他们的坟茔,只有在需要时才会回到朝中。

    不过有沈万三和几个后起之秀在,再加上邮寄信件的驿站也越做越好,很多事情不必亲自到场,殷青蘅倒也不必总是奔波。

    到了图书馆,朱元璋在门口还特意又洗了一遍手才走进去,拿了几本书,在允许说话和讨论的顶楼还看见了自己的五儿子。

    “不对不对,这种草我在云南看见过,是不能够多吃的,一小把还勉强可以,但吃多了就会开始腹泻,当地人称之为巴豆草的。”

    “殿下所言,下官已经记下了,会去找人验证,那么这一样草是用来做药材的,似乎是有微毒,可也能食用吗?”

    “此种草药有毒,是因为全株入药,但若是去除了枝叶,将根茎仔细的磨碎了,洗出其中的粉来再煮开,倒也能吃,只是太过麻烦。”

    写着写着突然便有旁边一个做记录的女子感慨道:“幸好我大明如今有从海外引来的番薯,产量惊人,又能饱腹酿酒,再过几年,定然人人都能吃饱。”

    “那这本《救荒本草》也还是要编下去的。”一旁的人捧了一句:“殿下真是仁爱。”

    朱橚只是郑重道:“只愿我大明子民永不必再受饥荒之苦。”

    朱元璋也没去和他们打招呼,而是找了个靠窗边的位置,打开了手中这一本治水的书籍,黄河年年都需要治理,就是有水泥在手,也还是要多加注意,多学一些总是好的。

    朱元璋想,他现在跟被牵着鼻环的牛一样,不敢轻举妄动,跟着前人的指引走,可最关键的是这鼻环是他自己愿意套上的,虽然不舒服,但至少不会丢。

    丢了就很难找回来了,还是约束一些的好。

    窗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连绵的细雨,沁润着土地,浇灌着植物,然后让一切焕发出新的生机。

本章完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uaichuan0meicidushidiyukaiju/read/97/5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