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总统先生,现在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强硬。
我们要暂停所有和平谈判,我们要向全世界宣布,胡佛的死是苏俄的血债,我们将为此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我们要让苏俄明白,我们希望和平,但我们绝不惧怕战争。”
尼克松看着林燃,这个一向以冷静、追求和平著称的华盛顿另类政治家,此刻眼中闪烁着一种不寻常的光芒。
尼克松知道,教授所说的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不得不选择的道路。
他已经别无选择。
“和平,只有在胜利之后才有价值。”林燃最后总结道,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决绝,“而现在,我们要先赢得这场战争!”
白宫东厅,白宫东厅再次被记者们挤得水泄不通,但这一次,气氛没有了和平发布会后的如释重负,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窒息的紧张。
尼克松走上讲台,他的脸色凝重,目光坚毅。
他没有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
“我的阿美莉卡同胞们,半年前,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先生。”尼克松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当时,FBI的调查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胡佛局长和他的八名保镖,是在一次有预谋的、使用苏俄制式武器的行动中遇难的。
当时我们的专家在现场提取了弹痕样本,通过最先进的弹道比对技术,我们当时确认,凶器是一把马卡洛夫PM式手枪,这是苏俄军队和KGB的标准制式武器。”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则消息的重量充分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
在1969年,弹痕鉴定技术已经存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法医学和刑事侦查中。
尽管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与现代的DNA或复杂的数字分析相比,但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比对方法已经非常成熟。
“然而,由于缺乏直接证据,我们无法确定凶手。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一直保持克制,努力寻求和平的曙光。”尼克松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既然要掀起血雨腥风,那么就需要公开承认自己之前的错误。
尼克松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笑话,做出了没办法回头的选择。
“今天,我可以向大家宣布,我们有了决定性的证据。”尼克松的声音变得更加冷峻:“一份录像带,清晰地记录下了事发当晚,苏俄大使馆的车辆和人员,出现在胡佛先生的别墅。我们可以通过画面,清楚地辨认出苏俄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
尼克松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了全场的喧哗。
这则新闻在过去已经广为传播,但从总统口中说出,分量是截然不同的。
记者们纷纷高声发问,闪光灯亮成一片。
尼克松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
“我们不会屈服于任何威胁,也不会容忍这种公然的侵犯。
和平是我们的愿望,但只有在国家安全和尊严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和平才是有意义的。
我们已经向莫斯科发出了最严正的抗议,要求他们立即对此事做出解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