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份协议,可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光荣,但它为阿美莉卡赢得了最宝贵的东西:一个可以重新团结国家、恢复元气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这比任何一场军事胜利都更有价值。”
尼克松接着回答道:
“这是光荣的和平,这点毋庸置疑。
约翰逊总统时期,他为促使北越同意和谈,甚至提出了对越赔偿问题。
在当时的巴黎谈判中,我们提出要对越开展援助,试图推动和谈。
然而,由于双方分歧严重,加之北越坚决要求我们给予赔偿,而非援助,巴黎谈判一度中断。”
是的,林登·约翰逊想要通过援助解决问题,但北越希望把它定义为赔偿。
援助和赔偿可相差太大了。
“我想诸位应该没有忘记,当时的总统林登·约翰逊向国会提出的金额是多少?足足10亿美元。”
PS:1965年4月7日,约翰逊重申,他愿意与河内展开无条件的讨论。为了增加吸引力,约翰逊建议东南亚国家展开经济合作,“一旦和平合作成为可能,我们希望北越加入其中”,而他会要求美国国会为东南亚的经济发展计划提供10亿美元。(Lyndon B. Johnson,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Lyndon B. Johnson,1965,I,pp. 394-399)
“只有教授能做到,不花费一美元,就把我们的士兵和平得带回阿美莉卡。”
尼克松最后总结道。
他的总结让在座记者有些恍惚。
过去无数次在白宫东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都是如此,教授坐在总统边上,完成一个又一个别人做不到的丰功伟绩。
总统是谁不重要,从肯尼迪到约翰逊再到尼克松,重要的是教授还在白宫。
想到这里,台下的记者们响起了今天新闻发布会开始后最热烈的掌声。
“我们希望和平,我们渴望和平,我们重视和平,我会带来和平。”
林燃最后总结道。
华盛顿,《华盛顿邮报》编辑部
白宫东厅的新闻发布会刚结束,编辑部的电话线就几乎要熔断了。
首席执行编辑本·布拉德利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狮子,他抓起电话,听着记者卡尔·伯恩斯坦从现场传来的消息。
“没有胜利,本,”伯恩斯坦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激动。“但是教授带回了和平!他做到了。”
布拉德利挂了电话,环顾着房间里每一位等待指令的记者和编辑。
他知道,这不是一篇普通的新闻,这将是未来几十年里人们讨论尼克松政府的起点。
他指着一位资深编辑,霍华德·西蒙斯。
“霍华德,怎么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