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第二次大航海时代钥匙 (4/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候,我只想,活下来。”

    甚至在月面钢铁之龙测试成功后,陈明辉都在想,要不还是让自己儿子跟着去大陆。

    因为虽说卷,但确实能卷出成果来啊。

    一百年前,华国在贫穷和战乱中苦苦挣扎,连吃饱饭都是奢望,更不要说仰望星空,看着欧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崛起,看着他们的舰队驶向我们的海岸,华国被关在门外,被世界遗忘。

    五十年前,华国终于能够向太空发射自己的卫星,但那时的华国,步履维艰。华国看着苏俄和阿美莉卡在太空展开激烈的竞赛,他们登上了月球,而华国只能在地球上默默追赶。

    二十年前,华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载人飞船,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华国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他们有能力进入太空,有能力在宇宙中留下我们的足迹。

    而现在华国简单地复制了别人的技术,华国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没有和别人比谁的火箭更大,谁的燃料更足,而是利用了月球本身的资源,利用了最前沿的电磁技术,把月球变成了太空母港。

    陈明辉用脚想都能想到,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心血。

    不卷,不卷就是欧美那样,六十年前登月,现在都没办法再上去。

    陈明辉在带儿子去鹭岛和把他派到阿美莉卡之间犹豫不定。

    他只是4v商人的一个缩影。

    大量4v的半导体企业选择北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遍布他们的身影。

    有把生产搬过去的,有把研发搬过去的,还有和大陆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来研发高端产业链的。

    霓虹的技术转移,形成了破窗效应。

    简单来说,之前4v企业会觉得自己技术很宝贵,千万不能给大陆,大陆拿走了,我们不但没有了业务,更会失去赖以生存的优势。

    现在,他们则主动选择拥抱大陆。

    他们已经没得选了。

    9月1日,台北一辆行驶在建国高架桥上的黑色政府公务车内,车内的气氛比窗外的暴雨更加压抑。

    吴建中直接将手机到陈孝先面前,屏幕上是一个需要三层密码才能访问的内部简报页面。

    标题是黑色的,加粗,看起来触目惊心。

    “关于华国月球基地电磁轨道测试成功的初步战略评估”

    “孝先,”吴建中声音干涩,“台北今天早上和华盛顿、东京方面同步收到了这份简报的摘要,天变了。”

    “五角大楼的初步评估是,”吴建中打断了陈孝先的阅读,替他总结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太空任务,这是一场成本革命的开端。

    他们可以在月球上开采氦-3、稀土,然后像用投石机一样扔回地球,更可怕的是,报告明确指出,这套模式,完全可以在火星复制。”

    车窗外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吴建中毫无血色的脸。

    “不是神山倒了,”他喃喃道,“是华国已经有了外星科技了。”

    “建中,”陈孝先开口:“这对阿美莉卡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更不敢输,也更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ejiruqinxiandai/read/97/46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