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有浓积云,这也是积雨云的前身,云顶高达23000英尺,还有轻雨和可能的冰晶形成。
这些条件确实增加了大气电荷的风险,但根据我们基于当前发射承诺准则,对潜在危害进行评估后认为不能直接向活跃的雷暴云发射风险就完全可控。
总统先生,你知道,要是直接向雷暴云发射会导致自然闪电打击。
但在这里,我们的电场计显示表面电场强度在100伏\/厘米以下,没有活跃雷暴信号,没有持续的闪电活动或雷达回波表明即时威胁。
所以,我们可以继续推进这次发射,因为火箭轨迹不会直接穿越云层核心。”
林登·约翰逊疑惑道:“教授,听起来怎么感觉有点随意。
能仔细解释一下,既然积雨云这么危险,有干扰火箭运行的可能,我们能不能换一天,或者增加类似避雷针之类的保护?
抱歉,最近实在太多事情不顺利,要是这次发射再遇到危险,我实在不敢想媒体们要怎么报道这件事。
《战无不胜的教授在约翰逊总统身上遭遇滑铁卢》我光是想想都知道媒体会怎么报道,要是这次发射失败,媒体们肯定会把责任全部归结在我身上。
我终于体会到当年尼克松的心情了,你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教授,所以我想多问几句,避免真的出现意外。”
坐在一旁的汉弗莱副总统憋笑憋的很难受。
林燃笑了笑:“当然可以,总统先生。
积雨云的危险在于它们内部的电荷分离,上升气流携带正电荷到云顶,而下降的雨滴和冰晶带负电荷到云底,形成强大的电场,有时高达几千伏每厘米。
而我们的火箭本身就是一个庞然大物,足足有364英尺高,巨大的导体,加上尾焰延伸的电离尾部,会扭曲这些电场线,将火箭顶端的场强放大数百倍,可能达到三十万伏每米,这个场强足够引发空气击穿。
这不是自然闪电,而是触发闪电:火箭提供了一个低阻路径,让云中的电荷释放,就像插进高压电容器的针一样。
我们的发射塔有接地系统和避雷针,能处理地面打击,但一旦火箭升空,它就成了移动目标。
如果场强过高,能量释放远超火箭自身的静电积累,那么就会出现危险。
好在我们一直都有用大气噪声探测器和电场计监测这些,但今天的数据显示风险可控,它们都没有超过阈值。”
林登·约翰逊点头,然后又问道:“教授,这些固然听起来科学,但如果出问题呢?宇航员会怎么样?你们有备用计划吗?”
林燃心想,林登·约翰逊最近果然过的战战兢兢的,连对我的信心都有所降低了。
“绝对有,总统先生,我们的土星五号火箭设计考虑了电气瞬变,固态设备最易受影响,但燃料电池和惯性导航系统有冗余。
如果发生打击,我们的地面控制中心可以指导机组切换到辅助电源。
比如信号调节设备到Aux模式,来恢复其运行。
机组成员奥尔德林、戈登和比恩,他们经过模拟训练,能在几分钟内重置系统,使用星象导航重新对齐惯性平台。
历史上,我们没发生过这种低海拔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