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个银色燃料舱就让我这么激动,要是在月球上看到我们自己建的电磁发射塔、太阳能电池板、大棚蔬菜之类的,我还不得爽死啊!”
沙克尔顿陨石坑边缘地形崎岖,测量仪器显示温度从阳光区的54摄氏度骤降到阴影区的-203摄氏度。
“准备出舱,”韦旭航说,开始减压程序,“注意穿宇航服,而且千万不要到阴影区域去,让机器狗去阴影区域,我们自己别去!”
李丛回答道:“放心,小命要紧的道理我还是很清楚。”
两人穿上宇航服,检查氧气和通信系统。
李丛的手微微颤抖:“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有点紧张。”
“正常,”韦旭航安慰道,“我们一步步来。”
舱门打开,韦旭航率先踏出,靴子陷入松软的月壤。
他低头看着脚印,感慨道:“这就是上次教授和奥尔德林来的感觉吗?真是太美妙了!”
李丛跟出,感受着1\/6重力的奇妙。
他小心迈步,避开一块岩石:“这地形比训练场复杂多了。”
他们拖着一辆小型燃料转移车,走向燃料舱。
这个车起到的作用就是连接燃料舱和登月舱,它主要由转移管道构成。
燃料舱上有一个密封接口,连接着高压软管。
韦旭航熟练地连接软管,这个操作在地球上重复过无数次,同时确保无泄漏:“开始转移。”
李丛启动泵,仪表显示燃料缓缓流入登月舱。
他注视着数据,松了一口气:“看起来很顺利。”
一小时后,转移完成。
他们拆下软管,固定好设备。
韦旭航拍拍燃料舱:“未来我们每次来都要和这家伙打交道,这可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韦旭航把胸前的国旗凑到摄像头面前,然后指了指燃料舱,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表示燃料转移已经顺利完成。
华国的各大直播间一下就沸腾了。
过去有着各种声音,说华国的登月是对阿波罗科技的复刻,没什么大不了。
这样的声音集中在外媒。
包括华国在海外的大使在对外场合,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国际论坛,都要面对类似的质疑,你们的登月不就是一次复刻吗?
以阿美利肯为首,控制的舆论体系,想方设法把华国登月塑造成山寨帝国的又一次山寨,把好事变成坏事。
然后再通过外媒出口转内销,在华国舆论营造类似不过如此的声音。
民众们不是傻子,你只要反问一句为什么阿美利肯不行,是不想吗,就能够破这帮带节奏的博主的防。
但架不住确实是阿波罗登月的复刻,所以大家反驳起来也不是特别有底气。
无非是来来回回强调,阿美利肯现在不行了。
可这次,这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