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火箭发射前 (4/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Tim接着问道:“所以您是对阿波罗科技能登月很有信心?

    毕竟您刚才也提到了,您现在45岁,如果登月要十年,十年后,那您已经55岁了,再执行登月这样的高难度任务恐怕有点困难吧?”

    换任何一个人来想,也会觉得阿波罗登月动辄就要十年起步。

    毕竟当年阿美利肯决定要登月,从肯尼迪的登月演说到阿姆斯特朗的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跨度差不多就是十年。

    钱飞说:“是的,但不代表只有登月需要宇航员的参与。

    阿波罗登月前,就有载人航天,有飞行器空中交会握手,还可以进行绕月航行。

    整个过程是会很漫长,在这过程中间,会有很多环节需要宇航员的介入。

    毕竟现在虽然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很多都可以靠自动化系统来实现,但宇航员的作用在短期内仍然无法被取代。”

    毕导点头道:“您说的很有道理。”

    钱飞接着介绍道:“像我们这次要发射的燃烧一号,它的载荷达到了8吨,它已经够把一艘宇宙飞船送进近地轨道了。

    这个载荷,是其他民营航天机构做不到,也不会去做的。

    因为对于一般的航天公司来说,他们的目标首先肯定是盈利,只有盈利了才能谈后续发展。

    而造这么大的火箭,性价比很低,一般的航天公司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Tim问道:“钱哥,能详细讲讲吗?”

    钱飞说:“当然,本来我今天来接待二位就是为了答疑解惑。

    也希望通过二位的频道,是这样说吧?借助二位的频道给年轻的朋友们解答,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怎么做,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航天仍然是以政府主导为主,民营航天机构为补充,哪怕是阿美利肯,也是如此。

    那么政府的航天机构已经有形形色色的火箭,它们有不同的职能。

    那么民营航天机构要做的是补充。

    以华国航天为例,民营航天机构做的就是补充华国航天不存在的空白。

    很多民间的发射需求,比如我就发射一颗科研卫星,或者发射一颗遥感卫星,这些卫星普遍有重量轻,发射频次多但不集中的特点。

    也就是所谓你们在公开口径里能够看到国家说要扶持商业航天机构,说商业航天机制灵活、成本敏感、创新速度快、发射周期短,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研发方向和项目布局。

    这些是高度概括性的表述,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华国航天的任务不包含这一块,那我民营航天机构就来做。

    因为主要就是低空发射,需要有高频、发射重量轻、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大家其实一窝蜂都做的是低运载的低空火箭。

    这样做难度也低,容易上手,前期投入低,你把模式跑通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找订单,然后慢慢盈利步入正轨,再探索像SpaceX一样的可回收火箭,把成本进一步降低。

    而我们一上来就做的是8吨运载量的大火箭。

    当然,在严格意义上充其量算是中型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ejiruqinxiandai/read/97/46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