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很难确定它的传播效果到底如何。
我就算林教授和奥尔德林都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你们的联手这件事自带热度,那么这也就只能保证纪录片的播放量能到一百万。
这还得依赖b站的推流、b站的算法和b站的用户。”
说完后,她停顿了片刻无奈笑了笑:“抱歉,林教授,我不是针对你,我在来之前我的心理预测是500万,你们的要价比我的预期高了10倍。”
(苏俄火箭上贴满了霓虹广告,包括SONY、TBS、大冢制药等,密密麻麻看上去跟电线杆上的狗皮膏药没两样)
火箭上打广告从来不是什么稀奇事。
最早应该能追溯到1990年苏俄的火箭,霓虹最大的私营电视公司TBS向苏俄支付了高达1200万美元。
这1200万美元里,还只是顺带搭个便车,包括了把TBS的记者秋山丰弘送上太空。
该次发射主要目的是把苏俄宇航员送上和平号空间站,霓虹的商业合同就是顺带的,也是苏俄为了搞航天商业化的一次尝试。
所以林燃的要价不能算高,90年搭个便车都要花1200万美元。
但在李妮看来,你这要价太高了,张口就是五千万rmb。
林燃开口道:“李总,你的担忧完全是合理的,但我绝不会失败。”
李妮扭头凝视眼前这位在数学领域拥有赫赫大名的学者,对方出奇的年轻,在说这句话时所体现的自信是如此强烈。
就好像皇帝言出必行一样,拥有制定规则的力量。
“抱歉,林教授,我当然相信它不会失败,可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是吗?”李妮还没说完。
林燃就斩钉截铁道:“不,在航天领域,我是绝对不会失败的。”
李妮皱了皱眉:“您怎么保证?”
林燃说:“我们可以对赌。
如果发生意外导致失败,我们一分钱不要,如果发射成功,才按5000万来,我们完全可以在合同里加入这样的风险条款。”
李妮听完后点了点头,她在来之前做过功课,知道其他商业航天机构在拉赞助的时候也有类似风险条款。
其他商业航天机构是退一半。
你搞个贴牌广告,200万到300万不等,如果发射失败就给你退一半。
林燃的全退从侧面反应了他的自信。
“5000万的价格还是太高了,纪录片的播放量能不能有保证?类似在合同条款里确保至少能有五百万的播放量?”李妮提出了新的条件。
李小满断然拒绝:“这不可能,纪录片的制作是由b站团队负责,我们只负责配合你们。
播放量是肯定无法保证的。
这么说吧,如果有类似条款,那这不确定因素太大,无论是刻意压热度还是后台修改播放量,我不是说你们会这么做,而是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控的风险。
如果没有条款,b站会提供开屏广告、首页头条、视频博主的联合推广等等活动,很容易把热度给炒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