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林燃的特殊待遇(4k)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他看来,一个足以把不同细分领域的数学整合起来的框架性理论,显然要比单一问题是更值得林燃这个级别的数学家做的工作。

    西格尔帮林燃辩解道:“亚历山大,伦道夫不像你我,他只有一小块一小块的时间来思考数学问题。

    如果他能从NASA的工作中脱离出来,安心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话,我想他一定会做飞鸟的工作。”

    福克斯在一旁连忙说道:“所以,西格尔教授,你是否能够帮忙劝伦道夫,全心做数学工作呢?

    NASA的工作谁都能做,可统一数学不同领域,可只有伦道夫能做。”

    西格尔摇头,内心猛猛吐槽,我要是能劝得动,我为什么不劝他来哥廷根,要在你们哥伦比亚大学呢?

    德意志的小城市不比纽约更适合心无旁骛地做研究啊。

    普林斯顿在的普林斯顿市同样是个只有三万人的小城市,人口比哥廷根所在的哥廷根市人口还要更少呢。

    一时间三人没有再说话,大家都知道,这是现实和理想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

    这不是调和分析所能解决的问题。

    数学界可没有这个能量,能说服白宫放人。

    台上,林燃已经简单介绍完了哥德巴赫猜想强弱形式的区别。

    1742年,哥德巴赫在写给欧拉信中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上述与现今表述有出入,因为当时的哥德巴赫遵照的是“1也是素数”的约定。而现在数学界已经不认为1是素数,所以哥德巴赫原初猜想的现代陈述为:

    “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这也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弱形式。

    欧拉在回信中认为此一猜想可以有另一个等价的版本:

    “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并将这个猜想视为一定理,但欧拉自己无法证明。

    后世大众所常见的猜想其实是欧拉的版本,这个也是强形式的哥德巴赫猜想。

    强形式的应该叫哥德巴赫-欧拉猜想会更合适一些。

    实际上,这两个猜想并不等价。

    或者说,也许他们等价,但要等到一个其他的定理被证明之后,才能找到一条把二者对等起来的通路。

    “一直以来,说这个好像时间有点久,我们就具体一些些,从1937年伊万·维诺格拉多夫的工作以来。

    伊万·维诺格拉多夫是苏俄数学家,但不是亚历山大·维诺格拉多夫也不是阿斯科尔德·维诺格拉多夫,虽然这二者也很出名。

    这些名字确实容易记混,虽然他们不是一个人。

    伊万主要是提出了一种用于估计素数和的技术,后来围绕哥德巴赫猜想中大家一直用到的双线性形式大筛法的原型都是这种方法,数学家们不断地围绕这个方法做改进。

    很显然,前一场陈的工作已经把这种方法用到了极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ejiruqinxiandai/read/97/46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