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在衣角抹了抹才露出微笑迎了上来。
“你好,欢迎来‘像风一样’,你可以叫我小麦,是这里的老板,需要我带你参观下房间吗?二楼露台可是能看到喀什最美的夜空哦。”
言语中带着俏皮,一双眼睛藏着星星,小麦就像她的名字那样,在陈风面前闪着金色的光。
他终究挡不住这温柔的“推销”,甚至都没仔细看一眼小麦所说的那个神奇露台,直接就订了三个月的房间。
大单让小麦欢呼雀跃,其实她经营的这家民宿生意并不好,加上陈风现在也只住了三个客人。
“你的电话留一个,方便我联系,还有这张是店里的名片,上面有我的号码,如果在喀什遇到什么需要帮忙的事都可以找我。”
就这样继李伟之后,陈风在喀什有了第二条人脉。
整理好房间重新回到街上的他拿着被蜡笔涂成彩色的名片翻来覆去地看,嘴里还在念念有词。
“麦合丽亚·艾拜杜拉,真是好听的名字,我就说左宗棠抬棺出征新疆肯定不是为了几颗哈密瓜嘛。”
人在心情好的时候就会胃口大开,烤包子、油馕和羊肉串接连下肚却还是意犹未尽。
于是陈风决定找个正儿八经吃晚餐的地方。
新疆和上海之间有两个小时的时差,现在正是古城琳琅满目的饭馆吆喝着卖力迎客的时间,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亮起了五彩斑斓的霓虹灯,身着传统服饰的店家们站在街边不断向过往游客介绍自家的招牌美食。
“我滴朋友,来尝尝正宗的新疆过油肉拌面,绝对好吃,还便宜得很。”
“老板,我们家做的是新疆馕坑烤鱼,皮牙子多多的给你,不好吃不要钱。”
“都看看看新鲜的羊肉和牛肉,都是中午才从大巴扎宰了送过来的,红柳大串,只要十块钱,只要十块钱。”
他们操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一听便知道是集中培训的成果,但落在饥肠辘辘的陈风耳朵里却反而成了对“正宗”和“美味”的佐证。
最后凭着眼缘走进一家名为“大观园”的餐厅,在维族女孩的引导下朝着二楼靠窗的雅座走去。
这家店的规模很大,上下三层,中央完全挑高打通到屋顶,宽敞的大厅据说还经常承接新疆婚礼,到时候会有几百人一起合着音乐起舞,是当地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李伟?我滴天,这也能遇上,太巧了吧。”
刚走到自己的座位,陈风就从隔壁桌听到了熟悉的乡音,定睛一看发现正在用餐的四人里竟然出现了李伟的身影。
原来作为上海第七批援疆队伍里最年轻的队员,李伟刚到指挥部报道就被几个老大哥拉着要来下馆子搓一顿,说是给他这位“老幺”接风。
陈风“随机”选择的这间大观园恰好是喀什当地的“网红餐厅”,于是才分开没多久的两人就这么又遇上了。
都是上海人,都踏上新疆的土地没多久,援疆的干部们见陈风独自一人便立马发出邀请。
喷香的烤肉拼盘和浓郁多汁的大盘鸡正好上桌,一场“临时起意”的老乡聚餐就这么拉开帷幕。
“你之前是在大龙服饰工作的?那应该对棉花熟啊,我记得大龙的产品超过九成原料用的都是新疆产棉花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