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战太原(三)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在顾家生的命令下达后,参谋们就跟上了发条一般,在郭翼云和张定邦的组织下开始围绕巨大的军用地图桌紧张地忙碌了起来。

    仅仅过了八个小时,一份详尽的《太原战役攻城作战方案》便摆在了顾家生的面前。

    此时,地图上的太原已被各种颜色的箭头和符号层层标注。

    副军长郭翼云和参谋长张定邦站在地图前,向顾家生及主要师旅级军官进行最终讲解。

    张定邦手中的指挥棒首先落在作战地图中央太原城的位置上。

    指挥部内所有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于此。

    “军座,诸位同僚!”

    他的声音洪亮。

    “欲破太原,必先知其险。在我华夏历史上,北齐、大唐皆曾建都于此,历来便同洛阳一样,有‘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之称,是真正的龙盘虎踞之地!”

    他稍稍停顿了片刻,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级军官的脸庞,确保所有人都跟上他的思路,随后将指挥棒果断向外一挥,划向太原外围的广阔区域。

    “首先,是太原城的山河表里,非常独特。”

    他的指挥棒沿着地图上的山势开始移动。

    “诸位请看,这太原盆地,东西两侧皆有山脉夹峙。城东,是连绵的太行山余脉,山势虽不是极险,却足以构成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城西,则紧邻汾河水系,河网纵横,形成了大片的湿地水障,极大地限制了我军攻城部队的展开与机动性。”

    他的指挥棒此时重点敲了敲城南方向,语气加重:

    “我军主力目前正集结于此。这意味着,我军若要攻城,就必须先越过这片相对开阔的城南地域,我们的行动将完全暴露在敌军视野之下。

    而日军,则可以依托东山诸要点,如罕山、孟家山等制高点,建立起完善的观察哨和炮兵阵地,居高临下,监视并炮击我军的所有进攻路线。

    此乃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重天险!”

    言及此处,张定邦将指挥棒收回,再次稳稳地戳在太原城之上,话锋顺势一转。

    “其次,纵然我军突破了太原城外围,还要面对太原那坚固的城防工事,太原城墙的坚固性,是我军的第二重考验。”

    他的话语中带着对冷兵器时代军事智慧的赞叹。

    “太原城墙,承袭明清旧制,虽历经战火,部分地段有所损毁,但其主体结构依然完整,加之日军占领太原后又进行了加固,其防御力不容小觑。”

    他用手比划着,仿佛城墙就在眼前。

    “太原城的城墙以青砖、夯土筑成,底宽顶窄,平均高度在十二米以上,顶部宽阔,可并行马车。城墙之外,还有宽达十余米、深约数米的护城河,水源引自汾河。

    时至今日,护城河的防御作用虽已下降,但它与高大的城墙结合,所形成的立体障碍,依然是我步兵的噩梦。”

    他抬起头,脸上的疤痕在此刻更显狰狞。

    “更重要的是,城墙之上,日军必定构筑了密集的机枪巢、迫击炮位,它们相互呼应,足以在城墙前方编织出一道致命的交叉火力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之血肉熔炉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ngzhanzhixuerouronglu/read/97/38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