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跑起来的迷彩三蹦子 (1/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就在陈团长在那苍茫的,十一月的敕勒川大雪原上,全歼了宁马的一个不满编的骑兵团时。

    陈常在这边的三蹦子终于跑起来了。

    陈常在还是低估了这些,能把轮胎造出来的设备的制造难度。

    他和几个老师傅们,以及他的那些学生们,不断的在开技术讨论会。

    每一个技术难点,都需要所有人开动脑筋,想尽了办法。

    终于在半个月后才确定下来了,整体的制造工艺。

    又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套极其简陋的汽车轮胎生产线才正式落地。

    而这个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936年的十一月了。

    当第一条轮胎,从高压硫化机上被取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声雷动的跳了起来。

    这条生产线虽然简陋,但它却是这个世界上,第一条钢丝子午线轮胎生产线。

    它足足领先了整个世界十年时间。

    就在这个项目立项的时候。

    这条生产线的所有技术图纸和生产技术数据,就都被陈常在列为了绝密级别。

    尤其是这个“高温高压蒸汽硫化轮胎成型机”

    为了这件事。

    他对前来观看三轮车和轮胎首次生产成功,并装车的大领导说道:“领导,这台机器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是第一台,也可能是唯一一台,能够生产钢丝轮胎的设备。

    按照我的预估,至少在五到十年之内,国外是应该造不出来这东西的。

    但是有些时候,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

    他们可能在知道了只言片语的时候,就能对这种技术展开联想。

    所以我想,这个技术应该作为绝密技术存在。

    因为它真的很重要。

    我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当两辆车,一辆车用的是麻制纤维,或是化学纤维做的轮胎。

    一辆车用的是我们这种钢丝做的轮胎。

    在同样的沙石路面上去奔跑。

    那么那个麻纤维的轮胎,可能在十公里之内,就会被地上尖锐的石头给划破。

    或是因为沙石的磨损,把轮胎磨漏。

    但是我们的钢丝胎,却因为有一层钢丝的保护。

    哪怕那些尖锐的石头能够划破层橡胶。

    但是它却划不破钢丝。

    哪怕外层橡胶都磨掉了。

    但是想要磨穿钢丝可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两相比较,那个在国际上,现在普遍使用的麻纤维或是人造丝作为骨架的轮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ngzhanzhiwoshiyigegongyeren/read/97/11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