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顶上,给这座政治之城镀上一层金色。
“主席,罗斯福先生似乎有意拉拢您。”戴雨浓低声说道。
李宇轩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街道两旁的高楼大厦:“他想在远东寻找合作伙伴,而罗斯福认为我可能是合适的人选。”
“那您为什么...”
“为什么不明着拒绝?”李宇轩停下脚步,看着眼前穿梭的车流,“国际政治就像下棋,有时候需要保留一些模糊空间。我们现在需要美国的支持,但不是以失去自主权为代价。”
戴雨浓若有所思:“所以您是在...”
“争取时间。”李宇轩继续向前走去,“华夏现在最需要的是发展的时间。我们需要外部的资金、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道路。”
接下来的几周,李宇轩走访了美国的多个城市。他在纽约参观华尔街,在底特律考察汽车工厂,在芝加哥了解市政建设。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记录,思考着这些经验如何能为华夏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天傍晚,李宇轩站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们。他们抱着书本,热烈地讨论着各种话题,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
“主席,您在看什么?”戴雨浓问道。
“看华夏的未来。”李宇轩轻声说,“这些年轻人中,也许就有将来帮助我们建设国家的人才。雨浓,记住,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有多少枪炮,而在于有多少有理想、有知识的青年。”
戴雨浓认真地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下了这段话。
与此同时,罗斯福的庄园内,詹姆斯拿着一份报告走进书房:“少爷,这是李宇轩最近的活动轨迹。”
罗斯福接过报告,仔细翻阅:“他去了很多地方啊。”
“看起来他对美国的工业和教育特别感兴趣。”
罗斯福放下报告,眼神深邃:“一个有着清晰目标的人,不会轻易被他人左右。詹姆斯,你说一个人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詹姆斯思考片刻:“贪婪?恐惧?还是爱情?”
罗斯福摇了摇头:“是理想。过于崇高的理想,往往会让人忽视现实的复杂性。李的理想,既是他的力量,也是他的弱点。”
“您认为他的理想会让他碰壁?”
“当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时,他就会明白需要妥协。”罗斯福推着轮椅来到窗前,“不过在那之前,我们不妨给他一些帮助。”
“帮助?”
“通知下面,对李的考察提供便利。同时,安排他与摩根、洛克菲勒等财团的人见面。”
詹姆斯有些不解:“如果他的理想真的实现,对华夏不是好事吗?”
罗斯福意味深长地笑了:“一个强大的华夏符合我的利益吗?但一个始终处于发展中的华夏,却可以成为我们长久的市场和合作伙伴。李的理想越宏大,实现起来就越困难,到时候,他就越需要我们的支持。”
两个月后,李宇轩结束了在美国的考察,准备启程回国。临行前,他再次拜访了罗斯福。
“这么快就要走了?”罗斯福有些惊讶。
李宇轩点点头:“国内还有很多事情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