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了数人数,这都4、5、6期了吧?少东家这是把家底都给我了?
副官苦笑一声,没办法,主席,这都是委员长亲自挑出来的。他说您带学生兵有经验,黄埔出来的娃娃虽然年轻,但敢打敢拼,跟着您能成大器。这些人里,好多都是刚从军校毕业或者刚入学,就被直接分到第五军了,说是要让您好好打磨打磨。
李宇轩看着这些名字,心里忽然涌上一股热流。他在黄埔当主任时,就见过不少年轻学员,眼睛里燃烧着理想的火,像极了当年保定学堂的自己。他合上名册,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摩挲:罢了罢了,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锐气,好好带,未必不能成为栋梁。
他抬头看向副官,军服、军械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吧?总不能让我第五军弟兄们光着膀子训练。
回李主席,都准备好了!副官连忙回话,军服是按德国陆军的样式做的,挺括耐磨。军械库就在城外的营地,毛瑟枪到了五万支,马克沁重机枪70挺,还有36门山炮,就等您一声令下,就能分发下去。
李宇轩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军政部外的街道。远处有新兵正在列队,口号声顺着风传过来,带着股子生机勃勃的劲。他知道,这支第五军承载着太多期望——少东家的,他自己的,还有那些年轻士兵的。
告诉第五军的弟兄们,10天后在城外营地集合。他转身对副官说,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要亲自点验部队。
是!属下这就去传令!
冯与祥看着他意气风发的样子,忍不住笑道:景行啊,看你这劲头,是要大干一场?
那是自然。李宇轩回头,眼里闪着光,少东家把这么好的家底给我,我要是练不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部队,岂不是辜负了他的信任?
他拿起那份花名册,指尖划过那些年轻的名字,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虽重,心里却踏实得很。从保定学堂到巴东战场,从第三师到第五军,他走过的路不算短,见过的生死不算少,但此刻握着这份名单,还是像当年第一次穿上军装时那样,热血在血管里奔腾。
冯部长,告辞了。他抱拳行礼,转身大步走出军政部。阳光洒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像一条通往远方的路。
副官望着他的背影,忽然对冯与祥说:部长,您说这新建的第五军,将来能成什么样?
冯与祥看着窗外,慢悠悠地说:能成什么样,不好说。但你看李宇轩那眼神,就知道这支部队,错不了。
远处的风里,似乎已经传来了第五军的号角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