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门楣上,\"三湘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几个字墨韵犹存,透着岁月沉淀的庄重。李宇轩跟在易科臬身后迈进校门,青砖灰瓦的校舍静静伫立在秋阳里,操场上跃动着打球的身影,教室窗口飘出的读书声清朗悦耳,处处透着与墙外乱世迥异的安宁。
\"次仑啊,久违了。\"易科臬朝花坛边一个穿青布长衫的中年人招手。那人正俯身看学生背书,闻声转头,镜片后的眼睛弯出温润的笑意。
\"敦白兄。\"他快步迎上来,目光掠过易科臬肩头落在李宇轩身上,\"这位是......\"
\"前日你说缺理化学教员,我这不是给你寻来了。\"易科臬轻拍李宇轩的肩。
张校长细细端详着眼前的年轻人:\"这位先生就是?\"
\"便是上回提及的李宇轩科长。\"易科臬略压低声音,\"如今教育司裁撤,他的职务悬置了。我想着你这儿正缺人,就带他过来看看。\"
\"原是李先生。\"张甘含笑伸手,\"敦白常提起你,说你是留洋归来精通新学的才俊。\"
\"张校长谬赞。\"李宇轩握住那只温厚的手,暗忖这位儒雅的校长倒比陆军部的官员更易相处。
三人立在廊下叙话。易科臬将李宇轩留学德国的经历与赴任波折娓娓道来,张甘不时颔首,目光里透着赏识。
既如此,张甘沉吟片刻,\"若李先生不嫌敝校简陋,可否留下任教?\"
李宇轩正待这话,当即应道:\"蒙校长不弃,宇轩愿尽绵薄之力。\"
宇轩可曾取字?张甘忽然问起旧式文人惯有的礼节。
李宇轩微怔,想起在燕京时的际遇:段总长曾为在下取字'景行'。
\"景行......\"范源濂轻抚下颌,\"《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好字,正是君子风范。\"
他引着李宇轩往办公室走去:\"原本想请先生教一年级理化学,那些孩子最需新学启蒙。不过老夫也想听听李先生的意思?\"
李宇轩心中早有计较。理化学虽是他所学,但体操课更能接触全校学生——特别是那个他心心念念的年轻人。
在下愿教体操。他神色恳切,\"学生读书固是要紧,却也要强健体魄。我在德国习过军事体操,若能教予学生,于强身健体或将来应变更添裨益。\"
张甘眼中掠过讶异,随即展颜:\"好!'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正合当下之需。那便请先生任教体操,兼授一年级修身课。\"
\"谨遵校长安排。\"李宇轩暗舒一口气。
一年级那几个学生......张甘欲言又止,\"思想最是活跃,常有些惊人之语,先生要多费心。\"
李宇轩心头微动,莫非说的正是那人?面上仍平静应道:学生有见解是好事,在下自当循循善诱。
办公室内,助教奉上课表教材。张甘叮嘱:\"开学尚有几日,景行可先熟悉环境。后院备有教员宿舍,虽简陋倒也洁净。\"
易科臬在旁笑道:\"次仑这可是得了珍宝。景行在德国研习的何止体操,战术军械无不精通,来教体操实是大材小用了。\"
能者多劳嘛。张甘温声道,\"师范学校虽非军校,却也要培养学生担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