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罗店笼罩在黎明前的死寂里,只有泥水顺着战壕边缘滴落的声音。李念安站在观测所的缺口处,德式M35钢盔下的双眼布满血丝,却依然锐利如鹰。他手中握着一份刚刚破译的日军电文——第十一师团主力正在向罗店方向运动。
“团座,一营报告前沿阵地准备就绪。”王耀五压低声音,递过望远镜,“日军侦察兵活动频繁,看来今天要动真格的了。”
李念安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扫过阵前那片被炮火犁过无数遍的开阔地。这里距离吴淞口仅二十公里,是通往上海市区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一个小时前,当他率领独立团接防时,就明白这块阵地意味着什么。
“命令各营,按第三号预案部署。”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告诉炮兵连,没有我的信号,一炮都不许放。”
与此同时,三公里外的日军第十一师团指挥部内,山室宗武中将正对着作战地图陷入沉思。这位谨慎的将领,此刻手指正反复敲击着罗店的位置。
“伊藤的第三联队还在等什么?”他突然发问,声音在帐篷里显得格外冰冷。
参谋长田中隆吉连忙躬身:“将军,支那军阵地布置得很刁钻,伊藤大佐请求炮火支援后再进攻。”
山室宗武冷哼一声,走到帐篷门口。远处罗店阵地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
“命令野战炮联队,一小时后开始火力准备。告诉伊藤,我要在正午前看到帝国旗帜插上罗店阵地。”
清晨5时45分,日军炮兵阵地,二十四门三八式150毫米榴弹炮缓缓扬起炮管。炮长小野次郎少佐手中的指挥旗猛然挥下,震耳欲聋的轰鸣顿时撕裂了清晨的宁静。
第一轮炮弹落在独立团前沿阵地时,整个大地都在颤抖。土木工事在爆炸中化作碎片,预先设置的假阵地瞬间被烈焰吞没。
观测所里,李念安稳稳举着望远镜,任凭头顶的泥土簌簌落下。
“一营伤亡情况?”
“报告团座,按您的命令,只留了观察哨,主力都在防炮洞。”
“很好。”李念安嘴角掠过一丝冷峻,“通知各连,准备迎接步兵冲锋。”
炮击持续了四十分钟。当日军炮火开始向后延伸时,阵地上响起了尖锐的哨声。
“进入阵地!快!”
士兵们从防炮洞里鱼贯而出,迅速进入射击位置。德制MG34机枪被架设在精心设计的斜侧阵地,形成交叉火力网。37毫米战防炮悄悄推出掩体,炮手们紧张地调整着射界。
清晨6时30分,日军第三联队进攻阵地,伊藤义雄大佐放下望远镜,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在他看来,经过如此猛烈的炮火准备,华夏守军应该已经所剩无几。
“第一大队,前进!”
十二辆九五式轻型坦克轰鸣着冲出阵地,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兵。日军士兵们端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式步枪,以标准的散兵线向前推进。
独立团阵地上依然一片死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