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脸色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有些阴晴不定,“依你之见,汉青他……此番会听从命令吗?”
李宇轩沉吟良久,他知道这个问题极其敏感,但最终还是决定坦诚己见:“少东家,恕卑职直言,强扭的瓜不甜。东北军上下,思乡心切,抗日情绪高涨,确非虚言。若在此刻强行逼迫他们与赤军决战,只怕……只怕物极必反,酿成不忍言之祸事啊。”
“连你也这么说?” 校长不悦地皱紧了眉头,语气中带着失望,“我已经给了他太多机会,也给了他们太多时间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我已经决定了,如果汉青届时再不行动,就让你的第五军和相关的中央师接防西安及周边要地,督促进剿,乃至必要时,执行战场纪律!”
李宇轩心中一惊,连忙劝道:“少东家,这样会不会……太急了?恐生激变啊!”
“急?” 校长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烦躁与专断,“是他们在逼我!是时局在逼我!我已经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
十二月十日,张雪亮做了最后一次,也是最正式的一次努力。他带着一份与幕僚们精心筹划了数日的、详实的抗日计划书,再次来到华清池。这份计划书甚至考虑到了与赤军合作的具体方案、部队改编、指挥序列以及北上抗日的路线和时间表。
“校长!” 张雪亮的神情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潮红,“只要您点头,签署这份计划,我敢以性命担保,一个月内,东北军即可完成整备,誓师北上,直驱抗日前线!收复失地,在此一举!”
校长只是淡漠地瞥了一眼那厚厚的计划书,随手将其扔在桌上,甚至没有翻开一页:“汉卿,你太让我失望了。身为党国高级将领,革命军人,你的天职是服从命令,而不是被敌人的宣传和所谓的民意所迷惑,更不能对敌人抱有任何幻想!”
“校长!这不是迷惑!” 张雪亮罕见地提高了声音,积压已久的情绪几乎要冲破胸膛,“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挽救民族危亡的唯一正途!校长,您就听听这来自四万同胞的呼声吧!”
“民意?” 校长站起身,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张雪亮,目光锐利如刀,带着不容挑战的权威,“我将中政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民意!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于剿匪这个大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