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船数量有限,意味着每次运输的兵力和物资都极为有限,无法迅速建立起强大的作战力量。
而二十架战机在广阔的中东战场上,显得如此渺小,难以对抗德军强大的空中力量。
他迫切地希望韦维尔上将能够再想办法提供更多的资源,以确保作战计划的顺利实施。
“史迪威将军,这已经是我能拿出来的最大诚意,你知道天竺的战事并不顺利。”韦维尔上将再次强调着自己的难处,他缓缓地摇摇头,脸上满是无奈。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天竺的战事胶着,每一份资源都显得弥足珍贵。 他已经在艰难的抉择中挤出了这些运输船和战机,这几乎是在冒险削弱自己战区的力量来支援中东。
“不够,远远不够,这实在是太少了,相比日军,德军才是我们的心腹之患。”史迪威毫不退让地直接反驳道。
他的目光坚定而锐利,语气中充满了紧迫感。
在他看来,德军的威胁更为巨大,他们的战斗力和战略意图都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走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东地区的局势关乎着石油资源的掌控以及战略通道的安全,必须要有足够的力量去应对德军的进攻。
他无法接受如此有限的资源,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在与德军的对抗中陷入被动,甚至影响整个战争的格局。
听到这话,韦维尔上将再次陷入沉默。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眉头紧锁,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他深知史迪威的话有一定道理,德军确实是心腹大患,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
他也知道自己给出的资源确实太少了,但他必须要考虑天竺。
天竺对于大英帝国来说至关重要,绝对不能让这里落入日军的手里。
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更是大英帝国在亚洲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帝国的命脉所在。
他在心中反复权衡着利弊,思考着如何在满足中东战场需求的同时,确保天竺的安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气氛愈发凝重。
终于,韦维尔上将考虑了许久,再次强调道:“最多翻一倍。”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他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希望史迪威能够理解他的难处,共同应对这场艰难的战争。
闻言,史迪威也知道了对方的决心。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
想了想,也就没有再强求。
他明白,韦维尔上将已经尽力了,在当前的局势下,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等到挂完电话之后,史迪威不由叹了一口气。
他的心情沉重,忧虑如同乌云般笼罩着他。
运输船不说了,数量有限但好歹能运一部分兵力和物资。
可就那点战机能够干啥?
在他看来,那二十架翻一倍后的四十架战机,实在是杯水车薪。
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