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皇去澳洲?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  所以慢慢推行的话,速度太慢了。

    不如直接强行,对于使用化肥的,都可以减轻赋税,拒绝使用的,自然是要加重税赋。

    听到这样的条件,所有人都在心里盘算。

    每位农民心里都有一本账,他要计算这一年能收到多少粮食,够不够家里人,如果多的话,那还可以置办一两件衣服,甚至还能将房子的欠款还一部分,这样压力也会小很多。

    现在听到能减税,所有家庭都激动不已,按照镇长说的,今年的气候雨水都还不错,应该能丰收。

    就算不能翻倍,只要能多个两三百斤,也算是不小的收入啊。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所有人只能使用化肥。

    当然没多久,他们就相信镇长说的话了。

    尤其当稻穗长出来以后,他们就知道这化肥是真比农家肥要管用多了。

    光靠这稻穗,至少不会低于五百斤。

    五百斤啊,一年三熟,一亩地等于是一千五百斤,一千五百斤的稻子,至少能出一千斤的粮食啊。

    这意味着一亩地就能养活一家三口一年的消耗,而他们每个人都分了五亩地,意味着今年不仅粮食敞开膀子吃,还能养活更多的人。

    不仅如此,整个川军团麾下的百姓就没有低于五亩稻田的,意味着今年的稻谷产量接近一万斤。

    我的天呐!

    不少农民都在盘算,缴纳税赋之后,他们还能剩多少钱?

    是不是可以添置新衣服,甚至翻新房子。

    “咦,今天怎么这么多人?“李方走在路上,看着两旁的人,自言自语的嘀咕道。

    “难道都去看稻子?”

    “是啊,今年的产量怕是要创新高了。”

    “我现在相信镇长说的话了,这个化肥实在是太厉害了。”

    “老李,你说这刀子到底有多少亩产?“旁边一个农民一脸激动的问道。

    “具体不知道,但根据经验估算,至少不会低于五百斤,甚至六百斤都有。”李方只能根据以前的耕作经验,说了一个大概数字。

    “我的天呐,今年要发财了,可以加盖新房子,给大儿子娶媳妇了。”旁边的老农喃喃的说道。

    此刻稻田里,两名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收割稻田,只不过旁边的农民看着工作人员收割的效率太慢,纷纷卷起袖子亲自下稻田收割。

    人多力量大,没多久一亩稻田的麦子就被收割好,有经验的农民看了一眼,大概就能猜出亩产量,绝对不会低于八百斤,甚至更多。

    接下来由工作人员开始称量,最终结果出来之后,所有农民都陷入疯狂。

    比他们预估的数字还要多,亩产竟然达到了九百三十斤。

    差一点就一千斤了。

    听到这个数字,所有人无比激动。

    意味着五亩地,那就是接近五千斤的稻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从团长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ngzhancongtuanchangkaishi/read/97/53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