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上,小鬼子从未放弃过攻占闽省的计划,并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1941年4月,小鬼子的第48师团在海军陆战队的支援下,从长乐、连江等地登陆,随即向福城、闽侯、福清等地推进。
青天党军的第80师奋力反击,成功迫使小鬼子撤退。
闽省!
自古以来就有“兵家不争之地”的说法。
其山地众多,交通不便,而且资源贫乏,这些因素使得闽省的战略价值相对较低。
小鬼子的机械化部队难以在复杂的山地环境中展开作战,甚至连基础设施都不完备。
除此之外!
在小鬼子对闽省的战争中,还发生过小规模的海战。
其中!
闽省境内的海防炮,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苏长青对此事,依然是印象极为深刻。
此战,就是1937年夏门要塞保卫战。
37年9月3日,在夏门胡里山炮台及其附近海域。
交战双方中的大夏夏门要塞司令部,主要火力点为胡里山炮台,装备有当时大夏国最先进的克虏伯大炮。
至于小鬼子,也是鬼子海军第五水雷战队,包括驱逐舰、巡洋舰等舰只,意图通过舰炮火力摧毁夏门守军防御,为登陆作战做准备。
37年9月3日凌晨,小鬼子的海军舰队(包括“羽风”号、“若竹”号等多艘舰艇)驶近夏门,进行武装挑衅。
它们首先向夏门岛及鼓浪屿的大夏守军阵地、军事设施进行猛烈的舰炮轰击,试图压制大夏国守军的火力。
面对小鬼子海军舰队的猛烈炮击,夏门要塞司令黄涛下令还击。
位于夏门岛南端的胡里山炮台,就成为了反击的核心。
该炮台装备有两门从日耳曼帝国克虏伯公司购买的280毫米海岸炮,这是当时大夏国威力最大的岸防炮之一,射程远、威力巨大。
这款口径280毫米,重约87吨,有效射程达19.76公里。
其炮管长11.2米,总长13.13米,可360度旋转,每分钟发射1-2发炮弹,弹头重约71-75千克。
前朝政府耗资10万两白银(含运费)购入两门,1896年炮台竣工,也是夏门要塞的核心防御工事。
在激烈的炮战中,胡里山炮台的守军操作克虏伯大炮进行了精准射击。
根据战报和考证,炮火成功命中了一艘小鬼子的驱逐舰“若竹”号。
当时,克虏伯大炮的炮弹击中了“若竹”号的舰身。
小鬼子的“若竹”号遭受重创,舰体起火,冒起浓烟,战斗力严重受损。
遭到意外重击后,小鬼子的海军舰队编队不敢再继续靠近冒险,在施放烟幕掩护下。
拖着受伤的“若竹”号,与其他舰只一同撤离了夏门海域。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